致谢 | 第1-7页 |
缩略语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0页 |
前言 | 第12页 |
第一节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微生物肥料的主要种类 | 第14-18页 |
1. 细菌肥料 | 第14-17页 |
2. 放线菌肥料类 | 第17页 |
3. 真菌肥料类 | 第17-18页 |
4. 其它肥料类 | 第18页 |
第三节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 | 第18-29页 |
1. 直接为植物提供营养元素 | 第18-19页 |
2. 活化并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 第19-21页 |
3. 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刺激调节植物生长 | 第21-24页 |
4. 产生抑病作用间接促进植物生长 | 第24-28页 |
5. 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 第28页 |
6. 其它作用机理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微生物肥料根际微生态机制及研究方法 | 第29-36页 |
1. 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的根际定殖过程与散布机制 | 第29-31页 |
2. 影响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定殖的主要因素 | 第31-32页 |
3. 微生物肥料根际动态的研究方法 | 第32-36页 |
第五节 立论依据及研究思路 | 第36-40页 |
第二章 微生物肥料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及机理分析 | 第40-124页 |
第一节 不同微生物肥料对甜瓜和西瓜的促生作用 | 第40-85页 |
一. 两种AM真菌肥料在不同磷水平及其与巨大芽胞杆菌肥料混和施用对甜瓜的促生作用 | 第40-54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二)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三) 小结 | 第43-54页 |
二. 不同微生物肥料及其与AM真菌肥料混和施用对甜瓜和西瓜的促生作用 | 第54-79页 |
(一) 材料 | 第54-55页 |
(二) 方法 | 第55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四) 小结 | 第58-79页 |
三. 不同微生物肥料对甜瓜球腔菌引起的枯霉病的抑制作用 | 第79-85页 |
(一) 材料 | 第79-81页 |
(二) 方法 | 第81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81-83页 |
(四) 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二节 不同微生物肥料对小麦的促生作用 | 第85-100页 |
一. 材料 | 第85-87页 |
二. 方法 | 第87-88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88-89页 |
四. 小结 | 第89-100页 |
第三节 不同微生物肥料对花生结瘤的影响 | 第100-106页 |
一. 材料 | 第100-101页 |
二. 方法 | 第101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2页 |
四. 小结 | 第102-106页 |
第四节 微生物肥料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106-124页 |
一. 微生物肥料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106-117页 |
(一) 材料 | 第106-107页 |
(二) 方法 | 第107-108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108-113页 |
(四) 小结 | 第113-117页 |
二. 不同的微生物肥料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117-124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117-118页 |
(二) 结果与讨论 | 第118-124页 |
第三章 微生物肥料根际定殖动态的初步研究 | 第124-135页 |
第一节. 发光酶基因LuxAB标记菌株的构建 | 第124-129页 |
一. 材料 | 第124-125页 |
二. 方法 | 第125-127页 |
三. 结果与分析 | 第127-129页 |
第二节. 发光酶基因LuxAB标记菌株在小麦根际的定殖动态研究 | 第129-135页 |
一. 材料与方法 | 第129-130页 |
二. 结果与分析 | 第130-132页 |
三. 讨论 | 第132-13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135-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1页 |
附录 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结果 | 第141-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