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2页 |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9-12页 |
第二章 软测量建模概述 | 第12-22页 |
·软测量建模方法 | 第12-17页 |
·对软测量模型的一般要求 | 第12-13页 |
·建模方法 | 第13-17页 |
·影响软测量模型性能的因素 | 第17-20页 |
·二次变量的选择 | 第17-18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18-20页 |
·软测量模型的在线修正 | 第20-22页 |
第三章 部分最小二乘(PLS)方法 | 第22-37页 |
·引言 | 第22页 |
·PLS的基本思想 | 第22-31页 |
·PLS的特征向量选取和奇异值分解 | 第22-27页 |
·PLS特征向量选取的几何意义 | 第27-29页 |
·NIPALS算法 | 第29-31页 |
·PLS用于软测量建模 | 第31-37页 |
·PLS回归模型 | 第31-32页 |
·PLS模型的良好特性 | 第32-35页 |
·应用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神经网络/部分最小二乘(NNPLS)方法 | 第37-52页 |
·引言 | 第37-38页 |
·NNPLS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38-39页 |
·模型结构 | 第39-40页 |
·带约束的混合神经网络训练 | 第40-42页 |
·模型灵敏度分析 | 第42-45页 |
·NNPLS模型与MLPNN比较 | 第45-47页 |
·聚丙稀熔融指数(MFR)在线软测量 | 第47-52页 |
·建立MFR动态软测量模型 | 第47-49页 |
·现场投运结果 | 第49-52页 |
第五章 递推部分最小二乘/神经网络(RPLSNN)方法 | 第52-79页 |
·引言 | 第52页 |
·块式递推部分最小二乘(BLOCK-WISE RPLS) | 第52-55页 |
·RBF网络 | 第55页 |
·递推部分最小二乘/神经网络(RPLSNN) | 第55-70页 |
·模型结构 | 第56页 |
·确定模型参数 | 第56-66页 |
·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 | 第56-61页 |
·采用PLS回归确定线性参数a_p,h_q,b | 第61-62页 |
·RPLSNN模型同其它模型性能比较 | 第62-66页 |
·递推算法 | 第66-70页 |
·应用 | 第70-79页 |
第六章 软测量建模软件原型 | 第79-87页 |
·软件结构 | 第79页 |
·软件功能 | 第79-87页 |
·建模任务管理 | 第79-81页 |
·模型组态 | 第81-83页 |
·数据处理 | 第83-84页 |
·模型建立 | 第84-85页 |
·模型校验 | 第85-87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87-90页 |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87-89页 |
·软测量技术的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个人简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