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气相色谱研究动态 | 第1-35页 |
·气相色谱硬件技术 | 第12-17页 |
·气相色谱检测器 | 第12-13页 |
·样品导人技术 | 第13-15页 |
·与GC有关的联用技术 | 第15-16页 |
·固定液与色谱柱 | 第16-17页 |
·气液色谱保留过程和固定液表征 | 第17-27页 |
·气液色谱保留机理 | 第18-20页 |
·分子间作用与保留模型 | 第20-23页 |
·固定液表征 | 第23-27页 |
·保留值与溶质分子结构的关系 | 第27-30页 |
·分子结构加和法 | 第27-28页 |
·保留值与物化参数的关联 | 第28-29页 |
·拓扑学和图论在保留指数预测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保留值与程序操作参数的关系 | 第30-34页 |
·保留值预测 | 第30-31页 |
·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的计算 | 第31-33页 |
·不同柱温模式下保留指数的关联 | 第33-34页 |
·几点体会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毛细管气液色谱保留过程的研究 | 第35-100页 |
·毛细管GLC保留机理的透析 | 第35-49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固定液结构对溶质保留的影响 | 第49-77页 |
·热力学函数计算方法 | 第49-51页 |
·固定液分子量在保留过程中的作用 | 第51-65页 |
·不同结构类型固定液上溶质的保留行为 | 第65-77页 |
·小结 | 第77页 |
·保留过程的热力学行为 | 第77-90页 |
·一般模型 | 第78页 |
·几种不同极性固定液保留行为的热力学考察 | 第78-82页 |
·熵焓关系的讨论 | 第82-89页 |
·发展复杂未知样品分析方法的优选固定液 | 第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邻位取代保留规律 | 第90-98页 |
·引言 | 第90页 |
·一般考虑 | 第90-91页 |
·烷基苯及其衍生物的保留行为 | 第91-94页 |
·非芳碳氢化合物的邻位取代效应 | 第94-98页 |
·结论 | 第98-100页 |
第三章 毛细管气相色谱程序化操作方式下保留时间的预测 | 第100-157页 |
·恒温条件下保留值的关联 | 第100-109页 |
·温度及压力程序下保留值的预测 | 第109-127页 |
·理论推导 | 第109-114页 |
·实验部分 | 第114-11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5-127页 |
·小结 | 第127页 |
·各种柱温方式下保留值关联的统一方法 | 第127-138页 |
·计算方法 | 第127-128页 |
·实验 | 第128-12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9-138页 |
·小结 | 第138页 |
·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的计算及其等效温度的研究 | 第138-156页 |
·引言 | 第138-139页 |
·理论推导 | 第139-142页 |
·实验 | 第142-1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3-155页 |
·小结 | 第155-156页 |
·结论 | 第156-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65页 |
作者简介 | 第165-166页 |
致谢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