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学派及其研究论文

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研究:对范式内涵的多层次分析以及对“转型”之含义的阐释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研究背景以及研究主题第10-16页
 第一节,研究背景第10-13页
  (一),社会学研究中的理性选择理论第10-11页
  (二),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第11-13页
 第二节,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第13-16页
  (一),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第13-14页
  (二),方法论的基本视角第14-15页
  (三),本文的论证思路第15-16页
第二章,"范式"辨析以及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型的层次性问题第16-27页
 第一节,范式概念的模糊性及多层次性第16-19页
  (一),库恩的范式概念第16页
  (二),三种范式——对库恩理论的总结第16-18页
  (三),社会学领域内的范式第18-19页
 第二节,关于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的讨论第19-23页
  (一),沃纳的范式转型思想第19-21页
  (二),依阿纳康奈的范式转型思想第21-22页
  (三),杨凤岗的范式转型思想第22-23页
 第三节,范式转型概念的方法论辨析第23-27页
  (一),对三种范式转型思路的评价第23-25页
  (二),一种反思,世俗化是否是一个范式?第25-26页
  (三),进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第26-27页
第三章,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之前的传统理论范式解析第27-34页
 第一节,对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界定第27-28页
 第二节,结构/制度分析第28-31页
  (一),涂尔干的研究范例第28-29页
  (二),马克思的研究范例第29-30页
  (三),结构/制度分析的范式特点第30-31页
 第三节,诠释学传统第31-34页
  (一),韦伯的解释社会学视角下的宗教研究第31-32页
  (二),博格的研究范例:宗教与意义的建构第32-33页
  (三),格尔茨:解释性的宗教人类学第33-34页
  (四),对诠释学范式的总结第34页
第四章,何谓转型:对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概念的进一步探究第34-56页
 第一节,多样化、整合性与替代(完全整合):对范式转型概念的一种分析第35-37页
 第二节,新范式对旧范式的整合性表现(Ⅰ)第37-40页
  (一),理性选择范式的结构特征第37页
  (二),对结构/制度范式的整合性第37-40页
 第三节,新范式对旧范式的整合性表现(Ⅱ)第40-47页
  (一),理性选择范式的逻辑论证过程及其困境第40-42页
  (二),从"理性人"到"社会人":理性选择范式的变化及其对困境的挑战第42-45页
  (三),"社会人"假说的影响:整合诠释学传统第45-47页
 第四节,新范式能否替代旧范式第47-52页
  (一),范式整合的困境与范式替代:本节的论证思路第47-48页
  (二),整合旧范式的新范式所面临的困境第48-49页
  (三),困境的解决:回到范式的多样化第49-52页
 第五节,结论、反思以及进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第52-56页
  (一),宗教社会学范式转型的内涵:整合性第52-53页
  (二),社会变迁与范式适用:从另外一种视角对宗教社会学范式转换的思考第53-56页
第五章,全文结论和总结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后记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家紧急状态下的人权保护
下一篇:基于集团管理控制目标的内部审计应用研究--以FE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