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地震振动台基础动力反应分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 ·地震 | 第8页 |
| ·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录 | 第8页 |
| ·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 | 第8页 |
| ·震害 | 第8-11页 |
| ·面对震害 | 第11-13页 |
|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 第13-15页 |
| ·地震模拟振动台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 ·地震模拟振动台系统组成 | 第14-15页 |
| ·振动台工作的基本原理 | 第15页 |
| ·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应用现状 | 第15-18页 |
| ·振动台基础的形式 | 第16-17页 |
| ·振动台基础研究基本状况 | 第17-18页 |
| ·论文研究的来源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第2章 振动台基础的计算分析 | 第20-25页 |
| ·动力基础的计算模式 | 第20-22页 |
| ·质—弹—阻计算模式 | 第20-21页 |
| ·弹性半空间计算模式 | 第21-22页 |
| ·振动台基础动力分析 | 第22-23页 |
| ·自振频率计算公式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有限元原理 | 第25-30页 |
| ·概述 | 第25页 |
| ·有限单元法动力分析 | 第25-30页 |
| ·系统的离散化 | 第25页 |
| ·有限单元离散休的运劝微分方程式 | 第25-29页 |
| ·结构整体的运动方程式 | 第29-30页 |
| 第4章 有限元动力反应分析 | 第30-43页 |
| ·动力学分析类型 | 第30-33页 |
| ·模态分析 | 第30-31页 |
| ·谱反应分析 | 第31-32页 |
| ·瞬态动力分析 | 第32-33页 |
| ·谱分析 | 第33页 |
| ·模态分析过程 | 第33-42页 |
| ·模态分析基本步骤 | 第33-36页 |
| ·谱响应分析基本步骤 | 第36-38页 |
| ·瞬态动力分析基本步骤 | 第38-40页 |
| ·谱分析基本步骤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5章 振动台基础的有限元分析 | 第43-62页 |
| ·ANSYS简介 | 第43页 |
| ·ANSYS建模与网格划分 | 第43-46页 |
| ·ANSYS模态分析 | 第46-51页 |
| ·ANSYS静力分析 | 第51-52页 |
| ·重力单独作用 | 第51-52页 |
| ·静力集中荷载作用分析 | 第52页 |
| ·ANSYS谐响应分析 | 第52-55页 |
| ·时程分析 | 第55-61页 |
| ·X方向上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 第55-57页 |
| ·Y方向上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 第57-59页 |
| ·Z方向上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基础的设计验证 | 第61页 |
| ·基础振动规范要求 | 第61-6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总结 | 第62页 |
| ·展望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