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通过新教育走向新生活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导论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第14-29页
上篇 追问:教育生活的审思与明辨第29-173页
 第一章 教育生活现状之危机与批判第29-54页
  第一节 教育生活危机界定第29-31页
  第二节 危机重重的教育生活第31-47页
   一、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状况第31-42页
   二、教师的教育生活状况第42-45页
   三、师生、亲子共同生活状况第45-47页
  第三节 教育生活危机的剖析与批判第47-54页
   一、教育价值偏向扭曲了教育生活第48-49页
   二、教育环境剧变恶化了教育生活第49-50页
   三、教育水平偏低制约了教育生活第50-51页
   四、人文精神缺失异化了教育生活第51-54页
 第二章 教育生活的哲学诠释第54-77页
  第一节 教育生活释义第54-57页
  第二节 教育生活的特性第57-65页
   一、发展性第57-58页
   二、活动性第58-61页
   三、建构性第61-62页
   四、主体性第62-64页
   五、意义性第64-65页
  第三节 教育生活的本质第65-77页
   一、教育生活即生性的激活第65-67页
   二、教育生活即生存的方式第67-69页
   三、教育生活即生命的呵护第69-71页
   四、教育生活即生长的过程第71-74页
   五、教育生活即生涯的持续第74-77页
 第三章 教育生活观念之发展第77-129页
  第一节 人类教育生活之变迁第77-96页
   一、原始教育生活的形态第77-82页
   二、古代教育生活的演进第82-88页
   三、现代教育生活的变革第88-96页
  第二节 教育生活重要观念之批判第96-121页
   一、超越尘世的传统理想第96-103页
   二、关注社会的艰难探寻第103-110页
   三、回归生活的时代声音第110-121页
  第三节 欧洲新教育运动的思想遗产第121-129页
   一、儿童中心主义第123-124页
   二、公民教育第124页
   三、活动建构理论第124-126页
   四、积极智慧的培育第126-127页
   五、个性教育第127-128页
   六、自由教育第128-129页
 第四章 马克思人性发展观的出场语境第129-158页
  第一节 人的自我发展的一般规定第129-138页
   一、唤醒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第131-134页
   二、人与现实的对象性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性关系的全面生成第134-138页
  第二节 人的自我发展的历史考察第138-151页
   一、“原始的丰富”第138-142页
   二、人的异化第142-147页
   三、“丰富的个性”第147-151页
  第三节 生活世界与人的发展之交互关系第151-155页
  第四节 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第155-158页
 第五章 中国新教育实验:教育生活理论的重建第158-173页
  第一节 “新教育”的历史追寻及现实发展第158-163页
   一、新教育的历史追溯第158-160页
   二、中国新教育实验的现实进程第160-163页
  第二节 “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及行动哲学第163-167页
   一、“新教育”的基本理念第163-165页
   二、新教育的行动哲学第165-167页
  第三节 “新教育”对教育生活的解放与救赎第167-173页
   一、“新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第168-169页
   二、新教育共同体生活改造第169-173页
下篇 重构:教育生活的幸福与完整第173-255页
 第六章 教育生活救赎之意义第173-182页
  第一节 “救赎”及其必要第174-176页
   一、“救赎”释义第174-175页
   二、“救赎”之必要第175-176页
  第二节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第176-182页
   一、什么是幸福第176-178页
   二、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第178-179页
   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终极目的第179-182页
 第七章 教师生活解放第182-193页
  第一节 突破“短板”的障碍第182-185页
  第二节 找回“在家”的感觉第185-188页
  第三节 自我与课程的双向建构第188-191页
  第四节 编织共同生活第191-193页
 第八章 学生生活重构(上)第193-218页
  第一节 重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课程第193-199页
  第二节 道德生活的新视野第199-206页
   一、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好习惯第199-204页
   二、扎根生活实践的土壤第204-206页
  第三节 阅读生活的新生态第206-218页
   一、阅读的本质意义第207-210页
   二、阅读作为生活方式第210-215页
   三、阅读生活的研究视角第215-218页
 第九章 学生生活重构(下)第218-241页
  第一节 智能生活的新维度第218-229页
   一、智能生活的意义第218-221页
   二、幸福完整的智能生活第221-229页
  第二节 教育生活的综合化与个性化第229-241页
   一、走进生活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第230-234页
   二、建设富有特色的教育生活第234-241页
 第十章 制度生活变革第241-255页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变革第241-245页
  第二节 重建新学校制度的价值取向及其策略第245-248页
  第三节 学校制度救赎的文化意蕴第248-251页
  第四节 新学校制度文化语境中的教育生活第251-255页
结语 教育生活救赎——一个必要的乌托邦第255-261页
参考文献第261-27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271-273页
致谢第273-274页

论文共2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反思性教学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下一篇:士族与魏晋南朝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