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社会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现实意义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中国人的慈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 第15页 |
·对城市居民个体慈善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 第15页 |
·构建了中国城市居民个体慈善行为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 第15页 |
·建立了城市居民慈善指数 | 第15-16页 |
第2章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城市居民慈善行为模型 | 第16-23页 |
·中国城市居民个体慈善行为 | 第16-18页 |
·慈善行为的定义和分类 | 第16-17页 |
·中国人慈善行为的特点 | 第17-18页 |
·计划行为理论 | 第18-20页 |
·计划行为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第18-19页 |
·计划行为理论基本内容 | 第19-20页 |
·城市居民个体慈善行为的理论模型 | 第20-21页 |
·研究假设 | 第21-23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3-31页 |
·调查方案设计 | 第23-24页 |
·调查对象及样本量确定 | 第23页 |
·抽样方法及样本分配 | 第23-24页 |
·问卷编制 | 第24-28页 |
·开放式问卷调查与访谈 | 第24-25页 |
·问卷编制与初步修订 | 第25-26页 |
·问卷预调查 | 第26页 |
·变量设计 | 第26-28页 |
·正式调查实施 | 第28-31页 |
·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的可行性及优势 | 第28-29页 |
·电话调查的实施 | 第29-31页 |
第4章 模型验证 | 第31-43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31-34页 |
·样本基本状况及加权 | 第31-33页 |
·问卷题项描述统计 | 第33-34页 |
·量表质量分析 | 第34-38页 |
·题项分析 | 第34-35页 |
·信度分析 | 第35页 |
·构念效度 | 第35-38页 |
·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与交叉验证 | 第38-43页 |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以及研究假设检验 | 第38-39页 |
·模型比较 | 第39-40页 |
·模型的交叉验证 | 第40-41页 |
·研究假设检验 | 第41-43页 |
第5章 慈善认知和人口统计学因素对慈善行为的影响 | 第43-58页 |
·慈善认知对慈善行为的影响 | 第43-49页 |
·慈善行为及主动性 | 第43-44页 |
·对慈善行为的认知 | 第44-49页 |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慈善行为的影响 | 第49-56页 |
·各城市居民慈善行为的差异 | 第49页 |
·男女群体的慈善行为差异 | 第49-50页 |
·各年龄群体慈善行为的差异 | 第50-51页 |
·各文化程度群体慈善行为的差异 | 第51-53页 |
·各职业群体慈善行为的差异 | 第53-54页 |
·各收入群体慈善行为差异分析 | 第54页 |
·各政治面貌群体慈善行为的差异 | 第54-55页 |
·各婚姻状况群体慈善行为的差异 | 第55-56页 |
·慈善认知、人口统计学因素和主观倾向的影响比较 | 第56-58页 |
·定类变量的综合转换 | 第56-57页 |
·三个综合因子对慈善行为的影响 | 第57-58页 |
第6章 研究结果的应用及结论 | 第58-68页 |
·城市居民慈善指数的构建和应用 | 第58-63页 |
·慈善指数的构建 | 第58-60页 |
·慈善指数的初步检验 | 第60-61页 |
·慈善指数的应用 | 第61-63页 |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计划行为理论变量对慈善行为的影响 | 第63页 |
·慈善认知对慈善行为的影响 | 第63页 |
·不同群体慈善行为的差异 | 第63页 |
·慈善认知对慈善行为的影响最显著 | 第63页 |
·依据模型参数构造的慈善指数具有一定效度 | 第63页 |
·促进城市居民慈善行为的建议 | 第63-66页 |
·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增强自我效能感,强化行为控制信念 | 第63-64页 |
·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对应措施 | 第64-65页 |
·矫正慈善认知,弘扬正确的慈善观念 | 第65-66页 |
·研究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66-68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6页 |
·下一步研究方向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附录1 开放式问卷 | 第72-73页 |
附录2 正式问卷 | 第73-74页 |
附录3 慈善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