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黄药废水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黄药废水简介 | 第13-14页 |
·国内外对于黄药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第14-17页 |
·吸附法 | 第14页 |
·分解法 | 第14-15页 |
·混凝沉降法 | 第15页 |
·化学沉淀法 | 第15-16页 |
·生物法 | 第16页 |
·氧化法 | 第16页 |
·光催化氧化法 | 第16-17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 | 第17-24页 |
·膜及膜过程的发展 | 第17-18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研究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特点及其分类 | 第19-21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特性 | 第19-20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分类 | 第20-21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 第21-22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在难降解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经济可行性 | 第24-25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25页 |
·论文的理论意义 | 第25-26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7-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实验药品 | 第27页 |
·实验仪器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 第28-31页 |
·黄药检测方法 | 第28-30页 |
·其他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活性污泥电子显微镜扫描的预处理 | 第31-33页 |
第三章 MBR系统的启动与活性污泥的驯化 | 第33-49页 |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33-36页 |
·实验装置图 | 第33-34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操作参数 | 第34-35页 |
·膜及膜组件参数 | 第35页 |
·模拟废水的性质 | 第35-36页 |
·接种污泥 | 第36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启动与活性污泥的驯化 | 第36-47页 |
·MBR的启动及活性污泥的驯化 | 第36-38页 |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负荷率 | 第38-43页 |
·容积负荷 | 第39-40页 |
·污泥负荷 | 第40-42页 |
·冲击负荷 | 第42-43页 |
·污泥生物相及污泥特性 | 第43-47页 |
·污泥生物相 | 第43-45页 |
·污泥特性 | 第45-47页 |
·污泥增长及特性变化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MBR系统操作条件的优化及降解机理的研究 | 第49-67页 |
·操作条件对黄药模拟废水处理效果能的影响 | 第49-55页 |
·外加碳源对黄药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9-51页 |
·外加C源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外加C源投加量对黄药去除率的影响 | 第51页 |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黄药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1-53页 |
·水力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水力停留时间对黄药去除率的影响 | 第53页 |
·温度对黄药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3-55页 |
·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第53-55页 |
·温度对黄药去除率的影响 | 第55页 |
·系统稳定运行期的水质情况 | 第55-57页 |
·稳定运行期COD的去除情况 | 第55-57页 |
·稳定运行期黄药的去除情况 | 第57页 |
·降解机理的探讨 | 第57-65页 |
·黄药的物化净化特性 | 第57-59页 |
·电离、水解和分解 | 第57-58页 |
·氧化 | 第58页 |
·黄药在强酸性介质中的情况 | 第58-59页 |
·黄药生物降解的初步探讨 | 第59-65页 |
·黄药自然降解的研究 | 第59-60页 |
·MBR系统内一个水力停留时间内的黄药分解情况 | 第60-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五章 MBR处理黄药实际废水 | 第67-75页 |
·实际废水水质情况 | 第67页 |
·MBR处理实际废水的结果 | 第67-72页 |
·MBR对COD的去除情况 | 第68-69页 |
·MBR对黄药的去除情况 | 第69-70页 |
·实际废水水质扫描 | 第70-72页 |
·出水的后续处理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膜的污染与清洗 | 第75-83页 |
·MBR中膜污染机理 | 第75-76页 |
·膜的微生物及污泥污染 | 第75页 |
·膜的有机污染 | 第75页 |
·浓差极化和膜污染 | 第75-76页 |
·减缓膜污染的方法 | 第76-79页 |
·膜及膜组件的选择 | 第76-77页 |
·操作条件的改善 | 第77-79页 |
·本实验中MBR负压变化及膜的污染情况 | 第79-80页 |
·膜的清洗 | 第80-81页 |
·膜的物理清洗 | 第80-81页 |
·膜的化学清洗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建议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91-93页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