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废水的生化处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0页 |
·抗生素废水简述 | 第14-17页 |
·抗生素简介 | 第14页 |
·抗生素制药的生产工艺 | 第14-15页 |
·抗生素废水来源与水质特征 | 第15-17页 |
·抗生素废水来源 | 第15-16页 |
·抗生素废水水质特征 | 第16-17页 |
·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 第17-24页 |
·物化法 | 第18-20页 |
·混凝沉淀法 | 第18页 |
·气浮法 | 第18页 |
·吸附法 | 第18-19页 |
·反渗透和膜过滤技术 | 第19页 |
·光降解法 | 第19页 |
·电解法 | 第19-20页 |
·好氧生物处理 | 第20-21页 |
·厌氧生物处理法 | 第21-22页 |
·厌氧—好氧处理方法及与其他方法的组合 | 第22页 |
·膜生物反应器 | 第22-23页 |
·生物强化技术简述 | 第23-24页 |
·微生物耐药性产生机理 | 第24-26页 |
·基因机理 | 第25页 |
·生物化学机理 | 第25-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30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46页 |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30-32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30页 |
·实验试剂 | 第30-32页 |
·试剂的制备 | 第32-36页 |
·培养基制备 | 第32-35页 |
·培养基制备常用方法 | 第32-33页 |
·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 第33-34页 |
·相关培养基配方 | 第34-35页 |
·染色剂制备 | 第35-36页 |
·相关化学试剂制备 | 第36页 |
·实验菌种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46页 |
·菌株驯化、分离与保存 | 第36-38页 |
·菌株驯化力法 | 第36-37页 |
·菌株分离纯化方法 | 第37页 |
·菌株的保存 | 第37-38页 |
·菌株的形态观察 | 第38-39页 |
·革兰氏染色 | 第38页 |
·荚膜染色 | 第38-39页 |
·芽孢染色 | 第39页 |
·生理生化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唯一碳源试验 | 第39页 |
·唯一氮源试验 | 第39页 |
·运动性试验 | 第39-40页 |
·过氧化氢酶试验 | 第40页 |
·糖、醇、糖苷类碳源的分解试验 | 第40页 |
·淀粉水解试验 | 第40页 |
·纤维素水解试验 | 第40页 |
·甲基红(M.R.)试验 | 第40-41页 |
·乙酰甲基甲醇(V.P.)试验 | 第41页 |
·柠檬酸盐试验 | 第41页 |
·明胶液化试验 | 第41页 |
·产氨试验 | 第41页 |
·菌株生长条件的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1-42页 |
·菌株营养与环境条件 | 第42页 |
·菌株的耐盐性试验 | 第42页 |
·菌株对抗生素的耐受性试验 | 第42页 |
·青霉素检测方法 | 第42-43页 |
·硫醇汞盐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步骤 | 第42-43页 |
·硫醇汞盐紫外分光光度法最大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43页 |
·硫醇汞盐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确定 | 第43页 |
·试验结果计算公式 | 第43页 |
·菌株对青霉素废水降解性能研究 | 第43页 |
·菌株耐药机理初探 | 第43-46页 |
·废水处理前后的青霉素降解情况 | 第43页 |
·菌株对青霉素的降解动力学 | 第43-46页 |
第3章 菌株的筛选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46-60页 |
·菌株的筛选与驯化 | 第46页 |
·菌株的初筛与驯化 | 第46页 |
·菌株的复筛与分离纯化 | 第46页 |
·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 | 第46-52页 |
·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 | 第46-47页 |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 第47-52页 |
·唯一碳源试验 | 第47页 |
·唯一氮源试验 | 第47页 |
·运动性试验 | 第47-48页 |
·过氧化氢酶试验 | 第48页 |
·糖、醇、糖苷类碳源的分解试验 | 第48页 |
·淀粉水解试验 | 第48-49页 |
·纤维素水解试验 | 第49页 |
·甲基红(M.R.)试验 | 第49-50页 |
·乙酰甲基甲醇(V.P.)试验 | 第50页 |
·柠檬酸盐试验 | 第50-51页 |
·明胶液化试验 | 第51页 |
·产氨试验 | 第51-52页 |
·菌种鉴定 | 第52页 |
·菌株生长条件研究 | 第52-59页 |
·菌株生长曲线测定 | 第52-53页 |
·菌株营养与环境条件 | 第53-57页 |
·碳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53-54页 |
·氮源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54-55页 |
·pH值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55-56页 |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56-57页 |
·菌株耐盐性试验 | 第57-58页 |
·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性试验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菌株对抗生素废水的降解性能研究 | 第60-74页 |
·最大检测波长和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60-61页 |
·硫醇汞盐紫外分光光度法最大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60页 |
·硫醇汞盐紫外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确定 | 第60-61页 |
·菌株降解性能研究 | 第61-69页 |
·碳源对菌株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61-63页 |
·氮源对菌株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温度对菌株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摇床转速对菌株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pH对菌株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培养时间对菌株降解性能的影响 | 第67-68页 |
·青霉素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菌株耐药机理初探 | 第69-71页 |
·废水处理前后的青霉素降解情况 | 第69-70页 |
·菌株对青霉素降解的动力学 | 第70-71页 |
·菌株对青霉素耐药机理分析 | 第71页 |
·小结 | 第71-74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页 |
·建议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