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5页 |
·社会文化背景 | 第10-11页 |
·设计理念的发展 | 第11-13页 |
·现实背景 | 第13-14页 |
·生活方式的变迁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应用价值 | 第15页 |
·论文的贡献 | 第15-16页 |
·论文架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人际互动与情感化设计 | 第17-38页 |
·人的属性 | 第17-18页 |
·人的自然属性 | 第17页 |
·人的社会属性 | 第17-18页 |
·人际关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第18-21页 |
·人际关系的定义及类型 | 第18-19页 |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人际网络 | 第20页 |
·中国人际网络现状分析 | 第20-21页 |
·共同体 | 第21-24页 |
·共同体定义 | 第21-22页 |
·共同体的分类 | 第22-23页 |
·共同体构成要素 | 第23-24页 |
·情感 | 第24-28页 |
·情感的概念 | 第24-25页 |
·情感和情绪 | 第25页 |
·情感的产生 | 第25-26页 |
·影响用户情感的因素 | 第26-27页 |
·产品引发的情感的特点 | 第27-28页 |
·情感化产品 | 第28页 |
·人际互动与情感化设计关系辨识 | 第28-34页 |
·人际互动 | 第28-30页 |
·唐纳德.A.诺曼教授提出的情感化设计的三层次 | 第30-31页 |
·人际互动与情感化设计关系研究 | 第31-34页 |
·人际互动情感化设计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 第34-37页 |
·从“人脉”中显现价值 | 第35-36页 |
·前景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人际互动导向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概念提出与方法分析 | 第38-54页 |
·人际互动情感化概念 | 第38-40页 |
·人际和谐设计观 | 第40-41页 |
·人际互动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发展层次 | 第41-43页 |
·基础原型层 | 第41-42页 |
·发展飞跃层 | 第42页 |
·概念联想层 | 第42-43页 |
·人际互动情感化设计的要素 | 第43-44页 |
·个性化与共同性 | 第43页 |
·参与 | 第43-44页 |
·共鸣 | 第44页 |
·人际互动情感化产品设计的方法——剧本法 | 第44-50页 |
·剧本法 | 第45-49页 |
·剧本法的执行流程 | 第49-50页 |
·实例分析 | 第50-52页 |
·实例一:传情T 恤 | 第50-51页 |
·实例二:Nike+iPod 产品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人际互动导向的产品情感化设计具体应用 | 第54-81页 |
·设计目标及分析 | 第55-56页 |
·背景研究 | 第56-60页 |
·消费文化研究 | 第56-57页 |
·消费者研究 | 第57-58页 |
·产品研究 | 第58-60页 |
·产品定位 | 第60-71页 |
·目标用户定位 | 第60页 |
·目标用户研究 | 第60-64页 |
·结合人际互动情感化设计三层次与目标用户访谈定位产品 | 第64-65页 |
·目标人群运动状况分析 | 第65-67页 |
·人物角色设定 | 第67-69页 |
·使用情境设定 | 第69-71页 |
·议题分析 | 第71-73页 |
·问题剧本 | 第71-72页 |
·关键性议题 | 第72-73页 |
·原型设计 | 第73-79页 |
·结合人际互动及情感化要素确定产品方向 | 第73-74页 |
·概念剧本 | 第74-75页 |
·产品原型设计 | 第75-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总结 | 第81-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附录一 | 第85-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