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前言 | 第10-18页 |
1 内皮抑素的概述 | 第10-11页 |
2 腺病毒载体的概述 | 第11-14页 |
3 信号肽的概述 | 第14-15页 |
4 本研究的设计思路 | 第15-17页 |
5 主要流程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不同信号肽引导的Endo 基因的获得 | 第18-29页 |
1 实验目的及流程 | 第18-19页 |
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19-20页 |
3 方法 | 第20-25页 |
·引物序列设计 | 第20-21页 |
·四种信号肽引导的Endo 基因的PCR 扩增 | 第21-22页 |
·PCR 产物的回收 | 第22页 |
·T 载体的连接及转化 | 第22-23页 |
·重组质粒pUCmT-IwE、pUCmT-Im E、pUCmT-KIwE、pUCmT-KImE 的鉴定 | 第23-25页 |
4 结果 | 第25-28页 |
·四种信号肽引导的Endo 基因的PCR 扩增并纯化 | 第25-26页 |
·重组质粒pUCmT-IwE、pUCmT-Im E、pUCmT-KIwE、pUCmT-KImE 的鉴定 | 第26-28页 |
5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穿梭质粒pDC315(io)-IwE、pDC315(io)-ImE、pDC315(io)-KIwE、pDC315(io)-KIm E 的构建 | 第29-40页 |
1 实验目的及流程 | 第29-30页 |
2 材料与仪器 | 第30-31页 |
3 方法 | 第31-35页 |
·pDC315(io)-IwE、pDC315(io)-ImE、pDC315(io)--KIwE、pDC315(io)-KImE 的连接及转化 | 第31-33页 |
·重组质粒pDC315(io)-IwE、pDC315(io)-ImE、pDC315(io)--KIwE、pDC315(io)-KImE 的鉴定 | 第33-35页 |
4 结果 | 第35-39页 |
·pDC315(io)载体的EcoR I 和Sal I 双酶切片断的回收 | 第35-36页 |
·IwE 片断的EcoR I 和Sal I 双酶切及纯化 | 第36-37页 |
·重组质粒pDC315(io)-IwE 的PCR 鉴定 | 第37页 |
·重组质粒pDC315(io)-IwE 的酶切鉴定 | 第37-38页 |
·穿梭载体pDC315(io)-IwE 的测序鉴定 | 第38-39页 |
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重组腺病毒载体rAd-IwE、rAd-ImE、rAd- -KIwE、rAd-KImE 的构建及筛选 | 第40-49页 |
1 实验目的及流程 | 第40-41页 |
2 材料与仪器 | 第41-42页 |
3 方法 | 第42-46页 |
·重组腺病毒载体rAd-IwE、rAd-ImE、rAd-KIwE、rAd-KImE 的构建及PCR 鉴定 | 第42-45页 |
·重组腺病毒的扩增、纯化及滴度颗粒数的测定 | 第45-46页 |
4 结果 | 第46-48页 |
·重组质粒pDC315(io)-IwE 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loxAE133cre 的共转染 | 第46页 |
·腺病毒野毒基因的PCR 鉴定 | 第46-47页 |
·目的基因的PCR 扩增 | 第47-48页 |
·腺病毒的扩增、纯化及滴度颗粒数的测定 | 第48页 |
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四种重组腺病毒载体rAd-IwEr、Ad-ImEr、Ad-KIwEr、Ad-KImE 在NCI-H460细胞中的表达及表达水平的比较 | 第49-62页 |
1 实验目的及流程 | 第49-50页 |
2 材料与仪器 | 第50-51页 |
3 方法 | 第51-54页 |
·NCI-H460 细胞培养 | 第51页 |
·不同病毒滴度感染NCI-H460 后表达水平的比较 | 第51-52页 |
·重组腺病毒以5MOI 感染NCI-H460 后,不同时间表达水平的比较 | 第52-53页 |
·第四天各病毒感染表达的水平比较 | 第53-54页 |
4 结果 | 第54-60页 |
·不同滴度的rAd-ImE、rAd-KImE 在NCI-H460 细胞表达水平的比较 | 第54-55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5-56页 |
·四种重组腺病毒不同时间Endo 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56-59页 |
·第四天六种重组腺病毒rAd-IwE、rAd-ImE、rAd-KIwE、rAd-KImE、rAd-EGFP、rAd-GCSEDO 感染NCI-H460 细胞的表达水平比较 | 第59-60页 |
5 小结 | 第60-62页 |
讨论 | 第62-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