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一、被告人最后陈述权概论第10-16页
 (一)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的概念第10-11页
 (二)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的特征第11-13页
  1. 陈述主体之独占性第11页
  2. 陈述阶段之特定性第11-12页
  3. 陈述内容之广泛性第12页
  4. 陈述权利之绝对性第12-13页
 (三) 最后陈述权与相近权利之比较第13-16页
  1. 最后陈述权与辩护权第13-14页
  2.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与沉默权第14页
  3.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与被告人先前陈述权第14-16页
二、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的域外考察第16-26页
 (一)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的制度模式与立法状况第16-22页
  1. 被告人最后陈述作为庭审中的一个独立程序第16-17页
  2. 被告人最后陈述作为庭审的一个附属程序第17-20页
  3. 定罪陈述与量刑陈述分离模式第20-22页
 (二) 各国被告人最后陈述权制度比较与评析第22-26页
  1. 立法体例上的差异及其成因第22-23页
  2. 陈述主体上的差异及其成因第23页
  3. 程序性制裁规则上的差异第23-24页
  4. 定罪量刑模式对最后陈述权制度的影响第24-26页
三、被告人最后陈述权制度的宏观环境与微观构造第26-36页
 (一)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制度的宏观环境第26-32页
  1.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与刑事诉讼价值第26-28页
  2.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与刑事诉讼目的第28-29页
  3.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与刑事诉讼结构第29页
  4.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与刑事诉讼原则第29-32页
 (二)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制度微观构造第32-36页
  1.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保障规则第32-35页
  2. 被告人最后陈述权限制规则第35-36页
四、被告人最后陈述权与中国刑事诉讼第36-48页
 (一) 关于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的立法和司法解释第36-37页
 (二) 关于被告人最后陈述的司法现状第37-42页
 (三) 我国被告人最后陈述权的完善第42-48页
  1. 律师帮助规则的确立第43-44页
  2. 程序性制裁规则的完善第44-46页
  3. 在死刑复核程序中增设听取被告人陈述环节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下一篇:刑事诉讼真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