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 ·基于压电陶瓷的振动能量捕获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基于压电陶瓷的振动能量捕获关键技术分析 | 第15-17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7-20页 |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压电效应与压电振子基本理论 | 第20-26页 |
| ·压电效应 | 第20-22页 |
| ·压电方程 | 第22-23页 |
| ·四类边界条件 | 第22页 |
| ·四类压电方程 | 第22-23页 |
| ·压电振子 | 第23-25页 |
| ·压电振子的振动模式 | 第23-24页 |
| ·压电振子的支撑方式 | 第24页 |
| ·压电振子的连接方式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发电理论分析 | 第26-39页 |
| ·压电振子耦合模式 | 第26页 |
| ·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频率及振型 | 第26-28页 |
| ·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发电数学建模与分析 | 第28-34页 |
| ·不同形状压电振子发电能力研究 | 第34-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发电有限元建模与仿真分析 | 第39-52页 |
| ·悬臂梁压电振子有限元建模与网格划分 | 第39-41页 |
| ·材料参数及单元类型设置 | 第39-40页 |
| ·几何建模 | 第40页 |
| ·网格划分 | 第40页 |
| ·边界约束及电压耦合 | 第40-41页 |
| ·悬臂梁压电振子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41-48页 |
| ·悬臂梁压电振子静力学分析 | 第41-45页 |
| ·悬臂梁压电振子模态分析 | 第45-48页 |
| ·不同形状压电振子发电能力仿真分析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发电实验研究 | 第52-63页 |
| ·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 第52-54页 |
| ·实验台设计与搭建 | 第52页 |
| ·压电振子安装平台及夹具设计 | 第52-53页 |
| ·压电振子的设计 | 第53-54页 |
| ·转换与存储电路设计 | 第54-55页 |
| ·实验测试 | 第55-56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62页 |
| ·不同形状压电振子产生的电压比较 | 第56-58页 |
| ·不同厚度比压电振子产生的电压比较 | 第58-59页 |
| ·振动频率对压电振子产生电压的影响规律 | 第59-60页 |
| ·质量块对调节压电振子固有频率及产生电压的影响规律 | 第60-61页 |
| ·悬臂梁压电振子产生的电压与电流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全文总结 | 第63-64页 |
|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