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论文--继电保护装置论文

中低压电网固定串补及其保护装置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固定串补基本原理及其作用第11-13页
   ·固定串补保护第13页
   ·固定串补及其保护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固定串补的发展及现状第13-15页
     ·固定串补保护装置发展及现状第15-16页
   ·课题的意义及主要任务第16-19页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6-17页
     ·课题的主要任务第17-19页
2 中低压电网固定串补的研制及应用研究第19-38页
   ·固定串补安装地点的选择第19-21页
   ·固定串补主接线设计第21-25页
   ·固定串补设备元件配置研究第25-33页
     ·串补电容容量选择第25-28页
       ·串联电容器电压的计算第25-26页
       ·串补电容容量的确定第26-28页
       ·电容器组的选择第28页
     ·MOV 选型和触发间隙的配置第28-31页
       ·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的选择第29页
       ·触发间隙的配置第29-31页
     ·旁路断路器选型研究第31-32页
     ·阻尼装置配置研究第32-33页
       ·阻尼装置的作用第32页
       ·阻尼装置的方案研究及选型第32-33页
   ·固定串补的控制第33-34页
   ·固定串补在辽宁阜新电网中应用分析第34-37页
     ·配电网的潮流计算第35页
     ·加装串补装置后系统运行情况分析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3 固定串补保护装置功能配置的研究第38-51页
   ·固定串补设备元件对保护功能的要求第38-43页
     ·串补电容器组对保护功能的要求第39-40页
     ·MOV 对保护功能的要求第40-41页
     ·放电间隙GAP 对保护功能的要求第41-42页
     ·平台故障保护第42页
     ·串补保护的特殊性第42-43页
   ·保护装置功能配置的确定第43-44页
   ·保护装置功能配置确定原则第44-46页
   ·保护原理分析第46-47页
   ·保护动作逻辑以及定值整定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固定串补保护装置的硬件实现第51-69页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51-52页
   ·保护系统的数据采集第52-56页
     ·电子式互感器第52-53页
     ·合并单元第53-55页
     ·数据采集过程第55-56页
   ·以太网接收模块第56-58页
   ·基于TMS320F2812 的数据处理模块第58-59页
   ·开入开出模块第59-62页
     ·开关量输入回路第59-60页
     ·开关量输出回路第60-62页
   ·通信模块第62-63页
   ·双口RAM 电路设计第63-64页
   ·人机接口模块第64-66页
   ·时钟电路第66-67页
   ·电源模块第67-68页
 4 11 本章小结第68-69页
5 固定串补保护装置的软件实现第69-73页
   ·DSP 程序模块第69-71页
     ·主程序设计和保护处理程序设计第69-70页
     ·CAN总线通讯程序设计第70-71页
   ·MCU 程序模块设计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6 动模试验第73-79页
   ·试验方案的确定第73-74页
   ·测量检验第74-76页
   ·保护试验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第83-84页
附录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SP和AVR的电网谐波检测装置的研究
下一篇: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