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40页 |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纳米天然矿物制备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水性介质中纳米粒子的分散性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无机电解质分散剂 | 第18-19页 |
·表面活性剂分散剂 | 第19页 |
·聚合物分散剂 | 第19-20页 |
·水性介质中超微粒子的表面电性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20页 |
·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表面活性剂改性 | 第21页 |
·偶联剂改性 | 第21-23页 |
·表面接枝改性 | 第23页 |
·机械化学改性 | 第23-24页 |
·卷材涂料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24-28页 |
·纳米技术在涂料中的应用 | 第25-28页 |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8-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40页 |
第二章 纳米天然重晶石制备及其结构性能表征 | 第40-50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试剂和原料 | 第40-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分散剂加入量对重晶石粉体粒径的影响 | 第41-42页 |
·研磨时间对重晶石粉体比表面积的影响 | 第42-43页 |
·研磨时间对重晶石粉体颗粒形貌的影响 | 第43-44页 |
·研磨时间对重晶石粉体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44-45页 |
·重晶石粉体的XRD分析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第三章 聚丙烯酸钠对水性介质中纳米天然重晶石分散性的影响 | 第50-61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2页 |
·试剂和原料 | 第51页 |
·实验仪器 | 第51-52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无分散剂条件下溶液pH值对纳米重晶石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 | 第52-53页 |
·无分散剂条件下纳米重晶石悬浮体的粘度测试 | 第53-54页 |
·不同分散剂加入量条件下溶液pH值对纳米重晶石zeta电位的影响 | 第54-55页 |
·分散剂加入量对纳米重晶石zeta电位和等电点的影响 | 第55-56页 |
·分散剂加入量和溶液pH值对纳米重晶石粒径的影响 | 第56页 |
·分散剂加入量对纳米重晶石悬浮体粘度的影响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不同电解质中纳米天然重晶石粒子的电动力学特性研究 | 第61-72页 |
·引言 | 第61页 |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试剂和原料 | 第61-62页 |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62-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68页 |
·固体浓度对粒子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第63页 |
·粒子悬浮体的振荡时间对悬浮体pH的影响 | 第63-64页 |
·悬浮体pH值对粒子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第64-65页 |
·不同阴离子电解质钠盐浓度对粒子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第65-68页 |
·纳米天然重晶石粒子表面双电层模型的建立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五章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纳米天然重晶石粒子的研究 | 第72-84页 |
·引言 | 第72页 |
·实验部分 | 第72-75页 |
·试剂和原料 | 第72-73页 |
·实验仪器 | 第73页 |
·实验方法 | 第73-74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74-7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5-81页 |
·DTAB用量对纳米重晶石活化度的影响 | 第75-76页 |
·DTAB吸附量测试 | 第76页 |
·沉降性测试 | 第76-78页 |
·接触角测试和表面自由能计算 | 第78-79页 |
·流变性测试 | 第79-8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80-81页 |
·改性机理 | 第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纳米天然重晶石表面氧化铝/硬脂酸钠双层包覆的研究 | 第84-103页 |
·引言 | 第84页 |
·实验部分 | 第84-86页 |
·试剂和原料 | 第84-85页 |
·实验仪器 | 第85页 |
·实验方法 | 第85-86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8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6-100页 |
·氧化铝中间层的研究 | 第86-90页 |
·硬脂酸钠包袱层的研究 | 第90-100页 |
·改性机理 | 第100页 |
·结论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第七章 纳米天然重晶石复合卷材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103-114页 |
·引言 | 第103页 |
·实验部分 | 第103-106页 |
·试剂和原料 | 第103-104页 |
·实验仪器 | 第104-105页 |
·实验方法 | 第105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105-10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11页 |
·纳米重晶石添加量对涂层硬度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纳米重晶石添加量对涂层T弯和应变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盐雾试验 | 第108-109页 |
·涂层断面形貌分析 | 第109-110页 |
·粉体种类及其粒径大小对涂层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110页 |
·粉体种类及其粒径大小对涂层盐雾性能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结论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4页 |
第八章 纳米天然重晶石复合卷材涂料的耐腐蚀机理研究 | 第114-137页 |
·引言 | 第114页 |
·配方设计 | 第114-120页 |
·PVC、CPVC、对比颜料体积浓度(∧)和颜料堆积因素(φ) | 第114-117页 |
·配方设计 | 第117-120页 |
·实验部分 | 第120-121页 |
·试剂和原料 | 第120页 |
·实验仪器 | 第120-121页 |
·实验方法 | 第121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121页 |
·电化学数据处理原理 | 第121-1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3-134页 |
·涂层失效过程中空间电荷电容(Csc)随电位及时间的变化 | 第123-129页 |
·涂层失效过程中的交流阻抗图谱分析 | 第129-131页 |
·涂层失效过程中的Mott-Schottky分析 | 第131-134页 |
·涂层耐腐蚀性提高的机理分析 | 第134-135页 |
·结论 | 第135-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37页 |
第九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37-142页 |
·全文总结 | 第137-140页 |
·展望 | 第140-14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第142-144页 |
主持或主要参与的项目 | 第144-145页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