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基础理论分析 | 第11-17页 |
第一节 股东派生诉讼概念和历史沿革 | 第11-13页 |
一、股东派生诉讼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历史沿革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概念和价值 | 第13-17页 |
一、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概念 | 第13-14页 |
二、前置程序之价值 | 第14-17页 |
第二章 中美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比较分析 | 第17-36页 |
第一节 中美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概括比较 | 第17-19页 |
一、美国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概述 | 第17-18页 |
二、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概述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派生诉讼前置申请的形式和内容 | 第19页 |
一、美国派生诉讼前置申请的形式和内容 | 第19页 |
二、我国派生诉讼前置申请的形式和内容 | 第19页 |
第三节 提出派生诉讼前置申请后的等待期间 | 第19-20页 |
一、美国股东提出派生诉讼前置申请后的等待时间 | 第19-20页 |
二、我国股东提出派生诉讼前置申请后的等待时间 | 第20页 |
第四节 派生诉讼前置申请的对象 | 第20-23页 |
一、美国派生诉讼前置申请的对象 | 第20-22页 |
二、我国派生诉讼前置申请的对象 | 第22-23页 |
第五节 派生诉讼前置申请的例外——申请无益 | 第23-29页 |
一、纽约州申请无益标准 | 第24-25页 |
二、特拉华州对申请无益的标准 | 第25-28页 |
三、《示范公司法》和美国法学研究所对申请无益的排除 | 第28-29页 |
第六节 接受前置申请机关对申请所作决定的效力 | 第29-36页 |
一、美国的独立诉讼委员会在阻却派生诉讼中的职能 | 第29-35页 |
二、我国监事会\董事会在阻却派生诉讼中的职能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 第36-47页 |
第一节 关于派生诉讼前置申请内容及等待期限的讨论 | 第36-37页 |
一、对派生诉讼前置申请内容的重构 | 第36页 |
二、关于30天的等待期限是否合理的讨论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派生诉讼前置申请的对象的重构 | 第37-41页 |
一、监事会作为请求机关的合理性分析—兼驳引入美国独立的诉讼委员会之观点 | 第37-40页 |
二、“他人”侵犯公司利益时,股东派生诉讼请求对象规定不明 | 第40-41页 |
三、当董事和监事共同对公司利益造成侵害时,派生诉讼请求对象规定不明 | 第41页 |
第三节 关于我国是否应规定“申请无益”时对前置申请免除的讨论 | 第41-43页 |
第四节 关于是否建立监事会\董事会阻却派生诉讼职能的探讨 | 第43-46页 |
一、目前我国监事会不应有阻却派生诉讼的权利 | 第44-45页 |
二、目前我国董事会亦不应有阻却派生诉讼的权利 | 第45-46页 |
第五节 《公司法》152条中关于“紧急情况”规定的重构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