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23页
 一、选题的缘起第8-11页
 二、理论研究综述第11-21页
 三、本文结构和研究方法第21-23页
第一章 我国“非遗”保护概述第23-41页
 一、“非遗”的涵义和基本特征第23-32页
 二、“非遗”保护与开发的意义第32-41页
第二章 “荆楚非遗”保护的现状剖析第41-76页
 一、“荆楚非遗”的主要类型及其典型代表第41-59页
 二、“荆楚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历程及成果第59-70页
 三、“荆楚非遗”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局限第70-76页
第三章 “荆楚非遗”保护与开发模式第76-132页
 一、数字化馆藏模式第76-79页
 二、社区博物馆模式第79-83页
 三、生态博物馆模式第83-94页
 四、节庆旅游模式第94-106页
 五、各类演出模式第106-114页
 六、主题公园模式第114-122页
 七、物化产品模式第122-127页
 八、混合开发模式第127-132页
结语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0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第140-141页
附录: 本文使用的主要图片资料第141-147页
后记第147-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与民族认同感的关系
下一篇: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