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基于Ugi四组分反应和后续微波辅助环化来构筑优势杂环结构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多组分反应、微波辅助有机合成以及优势结构的简介第9-31页
   ·多组分反应简介第9-21页
     ·异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第9-11页
     ·Ugi四组分反应第11-12页
     ·Ugi四组分反应用于合成氨基酸与多肽第12-13页
     ·三组分/四中心的Ugi反应第13-15页
     ·Ugi四组分反应与后续环化反应的组合第15-19页
       ·Ugi四组分反应与分子内S_N2反应的组合第16页
       ·Ugi四组分反应与分子内Diels-Alder反应的组合第16-17页
       ·Ugi四组分反应与分子内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的组合第17-19页
     ·Ugi四组分反应用于天然产物全合成第19-20页
     ·Ugi四组分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第20-21页
   ·微波辅助有机合成第21-25页
     ·发展历程第21-22页
     ·原理与优点第22-25页
   ·优势结构第25-30页
     ·优势结构的定义及例子第25-28页
     ·以2-氨基苯酚为原料合成的优势杂环结构第28-30页
   ·博士论文研究内容第30-31页
第2章 Ugi四组分反应与微波辅助分子内Heck反应用于合成3-芳基亚甲基-2-吲哚酮第31-61页
   ·Heck反应简介第31-42页
     ·Heck反应的机理第31-35页
     ·分子内Heck反应第35页
     ·微波辅助的Heck反应第35-36页
     ·Heck反应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第36-38页
     ·不对称Heck反应第38-41页
     ·Heck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第41-42页
   ·2-吲哚酮第42-50页
     ·含有2-吲哚酮(2-oxindole)的天然产物及药物第42-43页
     ·合成2-吲哚酮的方法第43-50页
       ·靛红反应生成2-吲哚酮第43-44页
       ·卤代芳基酰胺的分子内环化反应第44-48页
       ·吲哚重排为2-吲哚酮第48-49页
       ·2-吲哚酮的衍生化第49-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60页
   ·小结第60-61页
第3章 Ugi四组分反应与后续微波辅助环化策略用于合成吲哚类杂环的探索第61-77页
   ·吲哚与吲哚啉简介第61-62页
   ·吲哚的合成与官能团化第62-66页
     ·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用于吲哚的合成第62-63页
     ·环加成反应用于吲哚的合成第63-64页
     ·Neber反应用于吲哚的合成第64页
     ·吲哚环的官能团化第64-66页
   ·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氮偶联反应。第66-68页
     ·钯催化的碳-氮偶联反应第67页
     ·铜催化的碳-氮偶联反应第67-68页
   ·结果与讨论第68-76页
     ·Ugi四组分反应与分子内Heck反应用于取代吲哚化合物的合成第68-73页
     ·Ugi四组分反应与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用于合成2-吲哚酮轭合物的探索第73-76页
   ·小结第76-77页
第4章 Ugi四组分反应与微波辅助分子内Ullmann醚化反应用于合成二苯并[b,f][1,4]氧氮杂卓类化合物第77-90页
   ·二芳基醚简介第77页
   ·二芳基醚的合成第77-83页
     ·钯催化的二芳基醚化反应第78-79页
     ·铜催化的Ullmann醚化反应第79-81页
     ·活化基团辅助的Ullmann醚化反应第81-82页
     ·其它合成二芳基醚的方法第82-83页
     ·铜催化合成烯基醚第83页
   ·二苯并[b,f][1,4]氧氮杂卓类化合物的合成第83-85页
   ·结果与讨论第85-89页
     ·Ugi四组分反应与微波辅助的铜催化Ullmann醚化反应用于二苯并[b,f][1,4]氧氮杂卓的合成第85-87页
     ·Ugi四组分反应与微波辅助的铜催化Ullmann醚化反应用于二苯并[b,f][1,4]氧氮杂卓酮的合成第87-89页
   ·小结第89-90页
总结与展望第90-91页
实验部分第91-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7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179-180页
致谢第180-181页
附录:代表性化合物谱图第181-287页

论文共2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界面细乳液共聚合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胶囊
下一篇:一些基于不饱和烃的氟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