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2页 |
·国外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超低频振动校准系统的发展方向 | 第12页 |
·超低频信号测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概述 | 第12-13页 |
·正弦信号有效值测量的国内外现状 | 第13-15页 |
·正弦信号失真度测量的国内外现状 | 第15-16页 |
·超低频信号测量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随动系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7-20页 |
·概述 | 第17页 |
·随动系统中的控制电机 | 第17-19页 |
·随动系统中的导轨 | 第19页 |
·随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0-22页 |
·论文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基于峰值搜索的超低频正弦信号有效值测量技术 | 第22-33页 |
·概述 | 第22页 |
·超低频信号有效值测量技术方案设计 | 第22-24页 |
·技术要求 | 第22页 |
·基于峰值搜索的超低频正弦信号有效值测量方法 | 第22-24页 |
·系统测量方案确定 | 第24页 |
·超低频信号有效值测量的硬件设计 | 第24-27页 |
·单片机有效值测量系统硬件结构 | 第24-26页 |
·采样芯片及其接口电路 | 第26-27页 |
·超低频信号有效值测量的软件设计 | 第27-32页 |
·汇编语言和Wave6000开发环境 | 第27-28页 |
·主程序和中断程序设计 | 第28-31页 |
·超低频信号有效值测量系统子程序设计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LabVIEW的超低频信号失真度数字化测量技术 | 第33-44页 |
·概述 | 第33页 |
·基于LabVIEW的超低频信号失真度测量的原理 | 第33-37页 |
·超低频信号失真度测量系统方案 | 第33-34页 |
·FFT的频谱分析法计算失真度原理 | 第34-35页 |
·FFT算法原理 | 第35-37页 |
·超低频信号失真度测量的硬件系统 | 第37页 |
·超低频信号失真度测量的软件设计 | 第37-43页 |
·LabVIEW简介 | 第37-38页 |
·基于LabVIEW的超低频信号失真度数字化测量方法 | 第38-42页 |
·失真度误差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大行程管线拖曳跟踪装置的研究 | 第44-57页 |
·概述 | 第44页 |
·大行程管线拖曳跟踪装置技术方案 | 第44-48页 |
·随动系统设计的背景 | 第44-45页 |
·随动系统方案及其指标 | 第45页 |
·控制电机的选择 | 第45-47页 |
·导轨系统选择 | 第47-48页 |
·伺服电机的参数计算及其选型 | 第48-53页 |
·振动台特性分析及其控制参数确定 | 第48-49页 |
·负载参数计算分析 | 第49-51页 |
·伺服电机型号选择及其校核 | 第51-53页 |
·拖曳跟踪装置的控制技术 | 第53-56页 |
·Lexium05伺服驱动器的控制 | 第53-55页 |
·雷尼绍光栅尺 | 第55-56页 |
·随动系统位置控制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系统实验研究 | 第57-70页 |
·基于峰值搜索超低频信号有效值测量系统实验 | 第57-62页 |
·有效值测量系统基本功能测试 | 第57-59页 |
·有效值测量系统精度测试 | 第59-62页 |
·基于LabVIEW的超低频信号失真度测量系统实验 | 第62-66页 |
·大行程管线拖曳跟踪装置的随动实验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A 照片资料 | 第76-78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