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非全日制用工案例 | 第10-16页 |
一、 案例介绍 | 第10-11页 |
二、 争议点分析 | 第11-16页 |
(一) 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 | 第11-12页 |
(二) 非全日制用工还是全日制用工? | 第12-16页 |
第二章 非全日制用工的国外立法评析 | 第16-23页 |
一、 国际劳工组织对非全日制用工实施保护的措施 | 第16-18页 |
二、 其他国家对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制类型 | 第18-23页 |
(一) 宏观指导型:欧盟 | 第18-19页 |
(二) 专门立法型:英国、德国 | 第19-21页 |
(三) 立法与政策并行型:荷兰 | 第21页 |
(四) 分散规定型:美国、法国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的非全日制用工的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一、 我国的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现状 | 第23-24页 |
二、 我国的非全日制用工的立法缺陷 | 第24-29页 |
(一) 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形式任意性过强 | 第24-26页 |
(二) 非全日制用工的超工时现象突出 | 第26-27页 |
(三) 非全日制用工的社会保险体制尚不完善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非全日制用工法律制度的构想 | 第29-34页 |
一、 我国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合同应该以书面形式为主 | 第29-30页 |
二、 采用最高工时标准限制超工时现象 | 第30-32页 |
三、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机制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个人简历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