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基于Oauth2.0协议的跨域互信身份认证研究与应用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 本文组织结构第15-16页
2 相关技术理论第16-30页
    2.1 单点登录第16-20页
        2.1.1 单点登录概述第16-19页
        2.1.2 单点登录实现技术第19-20页
    2.2 OAUTH2.0协议第20-24页
        2.2.1 协议概述第20-21页
        2.2.2 授权模式第21-24页
    2.3 信息加密技术第24-28页
        2.3.1 对称加密算法第25-26页
        2.3.2 非对称加密算法第26-27页
        2.3.3 散列算法第27-28页
    2.4 数据交换方式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基于OAUTH2.0协议的域内身份认证授权机制第30-40页
    3.1 域内资源认证授权模型的建立第30-31页
    3.2 对称加密算法的比较与分析第31-32页
    3.3 单域身份认证与授权机制的设计第32-39页
        3.3.1 基于Oauth2.0的单域认证授权机制第32-37页
        3.3.2 授权方式设计第37-38页
        3.3.3 单域安全策略设计第38-39页
        3.3.4 单域审计架构第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基于OAUTH2.0协议的分布式跨域互信认证机制第40-50页
    4.1 分布式跨域互信模型建立第40-41页
    4.2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比较与分析第41-43页
    4.3 跨域身份认证与授权机制的设计第43-49页
        4.3.1 实现架构图第43-45页
        4.3.2 WAYF设计第45页
        4.3.3 基于Oauth2.0的跨域认证授权机制第45-47页
        4.3.4 跨域安全策略设计第47-48页
        4.3.5 跨域审计设计第48页
        4.3.6 跨域单点登录设计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5 跨校互信联盟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与分析第50-58页
    5.1 实验环境第50-51页
    5.2 功能测试与界面展示第51-54页
    5.3 性能测试与可拓展性分析第54-57页
        5.3.1 加密算法性能测试第54-56页
        5.3.2 可拓展性分析第56-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6.1 工作总结第58-59页
    6.2 工作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北地区水稻秸秆在稻田土壤中腐解及其CO2、CH4排放的特征
下一篇:老年慢性肾脏病中药干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