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农家肥料论文--堆肥、沤肥论文

东北地区水稻秸秆在稻田土壤中腐解及其CO2、CH4排放的特征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7页
        1.2.1 水稻秸秆还田的腐解及其养分释放特征第12-14页
        1.2.2 水稻秸秆在稻田土壤中腐解及其养分释放的影响因素第14-16页
        1.2.3 水稻秸秆添加对土壤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第16-17页
        1.2.4 水稻秸秆添加对土壤CO_2和CH_4排放的激发效应第17页
    1.3 研究的切入点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6页
    2.1 供试研究区的气候特点第20页
    2.2 供试材料第20-21页
    2.3 室内培养试验第21-23页
        2.3.1 试验设计第21页
        2.3.2 土壤预培养第21-22页
        2.3.3 培养试验第22-23页
    2.4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3-24页
        2.4.1 秸秆中有机碳含量及其δ~(13)C测定第23页
        2.4.2 CO_2、CH_4浓度和CO_2的δ~(13)C测定第23页
        2.4.3 土壤pH、Eh测定第23-24页
    2.5 数据计算第24-25页
        2.5.1 水稻秸秆腐解率第24页
        2.5.2 水稻秸秆碳的分解率第24页
        2.5.3 土壤CO_2和CH_4排放通量及累积量第24-25页
        2.5.4 水稻秸秆碳向大气中排放的比率第25页
    2.6 数据统计第25-26页
第三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6-56页
    3.1 水稻秸秆在稻田土壤中腐解的动态变化特征第26-32页
        3.1.1 水稻秸秆腐解率的动态变化第26-28页
        3.1.2 水稻秸秆添加对土壤土壤Eh、pH的影响第28-29页
        3.1.3 水稻秸秆腐解率与土壤Eh、pH的关系第29-30页
        3.1.4 讨论第30-32页
        3.1.5 小结第32页
    3.2 水稻秸秆碳在稻田土壤中分解变化的特征第32-38页
        3.2.1 根据秸秆中δ~(13)C计算第32-34页
        3.2.2 根据秸秆中有机碳含量计算第34-36页
        3.2.3 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第36-37页
        3.2.4 讨论第37-38页
        3.2.5 小结第38页
    3.3 水稻秸秆添加对土壤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第38-44页
        3.3.1 土壤CO_2排放通量及累积量第38-40页
        3.3.2 土壤CH_4排放通量及累积量第40-41页
        3.3.3 土壤CO_2和CH_4排放总量第41-42页
        3.3.4 讨论第42-44页
        3.3.5 小结第44页
    3.4 水稻秸秆碳向大气中排放CO_2、CH_4的数量及比率第44-49页
        3.4.1 水稻秸秆碳向大气中排放CO_2数量及比率第44-46页
        3.4.2 水稻秸秆碳向大气中排放CH_4数量及比率第46-47页
        3.4.3 水稻秸秆碳向大气中排放CO_2+CH_4数量及比率第47-48页
        3.4.4 讨论第48-49页
        3.4.5 小结第49页
    3.5 水稻秸秆添加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分解产生CO_2的激发效应第49-56页
        3.5.1 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分解产生CO_2数量第49-50页
        3.5.2 水稻秸秆添加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分解产生CO_2的激发效应第50-53页
        3.5.3 讨论第53-54页
        3.5.4 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
下一篇:基于Oauth2.0协议的跨域互信身份认证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