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3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论文的基本内容及研究方法与创新处 | 第11-13页 |
·论文的基本内容 | 第11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2章 国际服务外包的概述分析 | 第13-29页 |
·国际服务外包的概念 | 第13-14页 |
·国际服务外包的类型 | 第14-21页 |
·按照外包发生的国家和公司分类 | 第14-15页 |
·按照外包业务的内容和范围分类 | 第15-21页 |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原因和背景 | 第21-23页 |
·低成本是服务外包的内在动力 | 第21-22页 |
·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是产生服务外包的外部动力 | 第22-23页 |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奠定了服务外包的发展基础 | 第23页 |
·全球贸易自由化的需要推进了服务外包的发展 | 第23页 |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 第23-25页 |
·服务外包市场总量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 第23-24页 |
·服务外包业务范围拓宽,逐渐实现由BPO 向KPO 的转变 | 第24-25页 |
·服务外包业务的参与群体日益增多 | 第25页 |
·服务外包的发包动因逐步过渡到提高核心竞争力 | 第25页 |
·国际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5-26页 |
·劳动分工理论 | 第26-27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7-29页 |
第3章 世界主要服务外包承接国的模式利弊分析 | 第29-43页 |
·印度模式的利弊分析 | 第29-36页 |
·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9-31页 |
·印度模式的优势 | 第31-35页 |
·印度模式的弊端 | 第35-36页 |
·墨西哥模式的利弊分析 | 第36-38页 |
·墨西哥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6-37页 |
·墨西哥模式的优势 | 第37-38页 |
·墨西哥模式的弊端 | 第38页 |
·爱尔兰模式的利弊分析 | 第38-43页 |
·爱尔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38-39页 |
·爱尔兰模式的优势 | 第39-41页 |
·爱尔兰模式的弊端 | 第41-43页 |
第4章 中国服务外包的SWOT 分析 | 第43-58页 |
·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 第43-47页 |
·我国服务外包接包市场迅猛增长,软件外包日益成为主导模式 | 第43-44页 |
·主要业务来源地仍以日本为主 | 第44-46页 |
·承接的服务外包业务量承上升趋势 | 第46-47页 |
·中国服务外包的SWOT 分析 | 第47-53页 |
·SWOT 模型简介 | 第47页 |
·SWOT 分析步骤 | 第47-48页 |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SWOT 因素分析 | 第48-53页 |
·SWOT 矩阵分析 | 第53-56页 |
·优势对机会 | 第53-54页 |
·优势对威胁 | 第54-55页 |
·劣势对机会 | 第55页 |
·劣势对威胁 | 第55-56页 |
·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路径选择 | 第56-58页 |
·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弱化地区间的冲突与分争 | 第56页 |
·积极开展与印度的合作,获得双赢的结果 | 第56-57页 |
·服务外包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 第57页 |
·国际认证的规范与把关 | 第57-58页 |
第5章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第58-61页 |
·基于国家层面的宏观对策 | 第58-59页 |
·尽快制定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战略,树立发展目标 | 第58页 |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 第58页 |
·发展行业协会组织,切实推进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 | 第58-59页 |
·打造我国的外包核心行业,积极实施外包输出 | 第59页 |
·基于企业层面的微观对策 | 第59-60页 |
·转变观念,增强我国服务企业的竞争力 | 第59页 |
·推行国际化的产业标准,提高企业服务质量 | 第59-60页 |
·扩大企业规模,组成企业联盟 | 第60页 |
·创立民族品牌 | 第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