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系统理论在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当前研究情况 | 第14-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施工控制简介及灰色系统基本理论 | 第17-39页 |
·斜拉桥的施工控制系统 | 第17-22页 |
·测量系统 | 第18页 |
·最优估计系统 | 第18-19页 |
·实时跟踪计算 | 第19页 |
·理想状态修正 | 第19-20页 |
·状态调整 | 第20-21页 |
·状态预测 | 第21-22页 |
·灰色系统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灰色理论产生的背景 | 第22-23页 |
·什么是灰色系统 | 第23-25页 |
·灰色系统理论的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 | 第26-27页 |
·灰色理论的基本理论 | 第27-36页 |
·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27页 |
·灰数、白化、灰度 | 第27-28页 |
·数据生成 | 第28-32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32-33页 |
·建立灰色模型的基础 | 第33-34页 |
·灰方程 | 第34-36页 |
·灰色理论在斜拉桥施工中的应用 | 第36-38页 |
·斜拉桥施工的灰色特性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预测模型及提高精度的研究 | 第39-60页 |
·预测的意义 | 第39页 |
·灰色预测模型 | 第39-50页 |
·GM(1,1)模型 | 第40-41页 |
·残差修正GM(1,1)模型 | 第41-42页 |
·GM(1,1)模型群 | 第42-44页 |
·GM(2,1)模型 | 第44-46页 |
·多维灰模型GM(1,N) | 第46-47页 |
·灰色Verhulst模型 | 第47-48页 |
·灰色模型数值试验 | 第48-50页 |
·灰色建模检验 | 第50-54页 |
·事前检验 | 第50-53页 |
·事中检验 | 第53-54页 |
·事后检验 | 第54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4-57页 |
·数据生成替换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灰色系统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 第60-82页 |
·苏通大桥工程简介及概况 | 第60-62页 |
·建模数据以及数据数量的选取 | 第62-64页 |
·精匹配阶段预测 | 第64-82页 |
·建模数据准备 | 第64-68页 |
·GM(1,1)模型群预测 | 第68-73页 |
·Verhulst模型预测 | 第73-76页 |
·GM(2,1)模型预测 | 第76-79页 |
·三种模型计算结果比较 | 第79-8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3页 |
·本论文研究结论 | 第82页 |
·展望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