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自然科学总论论文--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视野中的客观性概念澄清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2页
 一 澄清客观性概念的缘起及选题价值第9-10页
 二 研究进路及创新第10-12页
第一章 对客观性概念的整体先行考察第12-15页
 第一节 客观性的相关词源第12-13页
 第二节 关于客观性基本看法的形成第13-15页
第二章 不同科学哲学视野中的客观性概念第15-34页
 第一节 逻辑经验主义的客观性概念第15-18页
  一 卡尔纳普的客观性定义第15-16页
  二 构造系统——获得客观性的方法第16-18页
  三 真理与客观性第18页
 第二节 批判理性主义的客观性概念第18-22页
  一 客观知识第19页
  二 作为假说的知识第19-20页
  三 知识的增长第20页
  四 “客观”真理第20-21页
  五 实在论第21-22页
 第三节 历史主义的客观性概念第22-25页
  一 库恩对客观性的使用第22-23页
  二 库恩对非难的辩护第23-25页
 第四节 SSK的客观性概念第25-28页
  一 布鲁尔的客观性分析第25-26页
  二 实在、真理和别的客观性第26-27页
  三 布鲁尔的另一个客观性第27-28页
 第五节 后SSK的客观性概念第28-32页
  一 皮克林的出发点:从实践的冲撞到非反映论的实在论第29-30页
  二 冲撞意义上的客观性及其产生机制第30-31页
  三 皮克林眼中的传统客观性第31-32页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三章 科学史上的客观性概念第34-46页
 第一节 预备性分析:科学自我与认识论德性第34-36页
  一 科学自我第34-35页
  二 认识论德性第35-36页
 第二节 在客观性之前:自然真相第36-37页
  一 理念的图像第36-37页
  二 自然真相的伦理维度第37页
 第三节 机械客观性第37-40页
  一 机械的图像第37-39页
  二 机械客观性的伦理维度第39-40页
 第四节 结构客观性和专家判断第40-42页
  一 结构客观性第40-41页
  二 专家判断第41-42页
 第五节 从表象到呈现第42-44页
  一 认识论德性的连续性第42-43页
  二 从表象的自然到呈现的自然第43-44页
 第六节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科学哲学家与科学史家视域中的客观性比较第46-54页
 第一节 不同科学哲学中的客观性辨析第46-50页
  一 主体间性及其问题第46-47页
  二 作为辩护的客观性第47-48页
  三 实践的客观性及其意义第48-49页
  四 客观性的的地位与各学派的命运第49-50页
 第二节 科学哲学中的客观性VS科学史上的客观性第50-54页
  一 库恩的影响:认识论德性与范式第50页
  二 科学史视野中的客观性对科学哲学史上客观性的修正及其不足第50-51页
  三 实践在客观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第51-54页
结束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后记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ARCH类和SV类模型的中国债券市场实证分析
下一篇:自由意志的哲学及神经生物学基础初探--基于非还原物理主义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