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引言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11-12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2 中国民航业的竞争状况和民营航空公司现状分析 | 第13-19页 |
| ·中国民航业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 ·中国民航业竞争状况 | 第14-15页 |
| ·民营航空公司竞争对手分析 | 第15-17页 |
| ·经营战略方面 | 第16页 |
| ·产品方面 | 第16页 |
| ·旅客管理方面 | 第16-17页 |
|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现状 | 第17-19页 |
| ·春秋航空有限公司 | 第17页 |
| ·东星航空公司 | 第17-18页 |
| ·其他民营航空公司 | 第18-19页 |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 第19-21页 |
| ·战略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 第19-20页 |
|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 ·结构学派竞争战略理论 | 第21-24页 |
| ·低成本战略 | 第22-23页 |
| ·差异化战略 | 第23页 |
| ·集中战略 | 第23-24页 |
| 4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4-36页 |
|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24-29页 |
| ·政治和法律因素 | 第24-25页 |
| ·经济因素 | 第25-27页 |
| ·社会文化人口因素 | 第27-28页 |
| ·技术因素 | 第28-29页 |
| ·航空运输业行业结构分析 | 第29-32页 |
| ·民航运输业的投资收益性 | 第29-30页 |
| ·民航运输业的基本经济特征 | 第30-31页 |
| ·民航运输业的自然垄断性 | 第31页 |
| ·民航运输业的政府管制 | 第31页 |
| ·民航运输业的竞争性特点 | 第31-32页 |
|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变化 | 第32-36页 |
| ·管理方面的变化 | 第32页 |
| ·市场方面的变化 | 第32-33页 |
| ·经营战略方面的变化 | 第33-36页 |
| 5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的SWOT 分析 | 第36-41页 |
|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外部机会分析 | 第36-37页 |
| ·政策方面 | 第36页 |
| ·市场方面 | 第36页 |
| ·销售网络方面 | 第36-37页 |
| ·服务方面 | 第37页 |
| ·航材方面 | 第37页 |
|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外部威胁分析 | 第37-39页 |
| ·政策方面 | 第37页 |
| ·竞争方面 | 第37-38页 |
| ·设施方面 | 第38页 |
| ·航材引进方面 | 第38-39页 |
| ·燃油方面 | 第39页 |
|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内部优势分析 | 第39-40页 |
| ·观念优势 | 第39页 |
| ·结构优势 | 第39页 |
| ·效率优势 | 第39-40页 |
|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内部劣势分析 | 第40-41页 |
| ·规模劣势 | 第40页 |
| ·品牌劣势 | 第40-41页 |
| 6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的竞争战略 | 第41-50页 |
| ·低成本战略 | 第41-44页 |
| ·实施低成本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41-43页 |
| ·低成本战略的实施 | 第43-44页 |
| ·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 第44页 |
| ·差异化战略 | 第44-46页 |
| ·民营航空公司支线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44-46页 |
| ·中国民营航空公司支线战略实施 | 第46页 |
| ·资本战略 | 第46-48页 |
| ·民营航空公司实施资本战略的意义 | 第46-47页 |
| ·民营航空公司资本战略的实施 | 第47-48页 |
| ·联盟合作战略 | 第48-49页 |
| ·实施联盟合作战略的意义 | 第48页 |
| ·民营航空公司联盟合作战略的实施 | 第48-49页 |
| ·人才战略 | 第49-50页 |
| 7 结论和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件1 《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节选) | 第53-56页 |
| 附件2 《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规定》(节选)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个人简历 | 第59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