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中国学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韩国学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2. 韩中农产品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 | 第16-27页 |
| ·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和种类的介绍 | 第16-17页 |
| ·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 ·关税同盟理论 | 第17-19页 |
| ·自由贸易区的贸易福利分析 | 第19-25页 |
|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25-27页 |
| 3. 韩中建立农产品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 第27-42页 |
| ·韩中两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 | 第27-30页 |
| ·韩中两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悬殊 | 第27-28页 |
| ·韩中两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悬殊的原因 | 第28-30页 |
| ·韩中两国农产品贸易依存度分析 | 第30-38页 |
| ·韩中两国农产品贸易额分析 | 第30-32页 |
| ·韩国对中国农产品的进口依存度 | 第32-35页 |
| ·韩中两国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 第35-38页 |
| ·影响韩可行性的其他因素分析 | 第38-42页 |
| ·人均收入 | 第38-39页 |
| ·产业结构 | 第39-40页 |
| ·地缘因素 | 第40页 |
| ·规模经济和国际直接投资 | 第40-42页 |
| 4. 韩中农产品自由区的福利经济效应分析 | 第42-52页 |
| ·巴拉萨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模型 | 第42-45页 |
| ·巴拉萨模型的说明 | 第42-43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43页 |
| ·数据处理 | 第43-44页 |
| ·估计结果 | 第44页 |
| ·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 ·预测 | 第45页 |
| ·引力模型 | 第45-48页 |
| ·引力模型的说明 | 第45-46页 |
| ·引力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 ·数据的收集 | 第47页 |
| ·估计结果 | 第47-48页 |
| ·结果分析 | 第48页 |
| ·预测 | 第48页 |
| ·韩中建立农产品自由贸易区对两国的福利影响分析 | 第48-52页 |
| 5. 韩中建立农产品自由贸易区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 第52-54页 |
| ·韩国适度保护本国农业 | 第52-53页 |
| ·加强韩国对中国农业部门的投资 | 第53-54页 |
| 总结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