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12-16页 |
·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 第12-14页 |
·高等教育的概念 | 第12页 |
·高等教育的功能与职能嬗变 | 第12-13页 |
·知识经济社会呼唤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 第13-14页 |
·高等教育发展对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要求 | 第14-15页 |
·高等教育的课程建设新概念 | 第14页 |
·大学物理实验的课程要求变化 | 第14-15页 |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 第15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外大学物理实验的发展与改革 | 第16-26页 |
·国外大学物理实验的发展与改革历史 | 第16-17页 |
·部分发达国家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介绍 | 第17-21页 |
·国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特点分析 | 第21-26页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兴起 | 第26-30页 |
·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历史 | 第26页 |
·我国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调查 | 第26-29页 |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内涵及特点 | 第29-30页 |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内涵 | 第29页 |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特点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变革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理念 | 第30-34页 |
·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 | 第30-31页 |
·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研究 | 第31-32页 |
·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 | 第31页 |
·两种不同教学观的比较研究 | 第31-32页 |
·变革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理念 | 第32-34页 |
第五章 优化大学物理实验的教材建设 | 第34-36页 |
·传统教材的特点与局限性 | 第34页 |
·大学物理实验教材建设新趋势 | 第34-36页 |
第六章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 第36-47页 |
·分层次教学模式 | 第36-39页 |
·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36页 |
·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 | 第36-39页 |
·开放式教学模式 | 第39-40页 |
·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多种并举 | 第40-45页 |
·杨振宁比较中美教育方法 | 第40页 |
·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 第40-45页 |
·现代多媒体技术、方法的应用 | 第45-47页 |
·现代多媒体技术、方法应用的积极意义 | 第45页 |
·现代多媒体技术、方法的应用原则 | 第45页 |
·现代多媒体技术、方法的应用举例 | 第45-47页 |
第七章 实验教学拓展内容的研究 | 第47-63页 |
·实验教学拓展内容研究的意义 | 第47页 |
·实验教学拓展内容研究 | 第47-53页 |
·现有实验项目利用 | 第47-48页 |
·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 第48-52页 |
·引入近代物理实验 | 第52-53页 |
·定性、半定量测量方法在实验教学拓展内容中的运用 | 第53-54页 |
·实验拓展内容的专题研究 | 第54-63页 |
·能量损耗对超声声速测量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 第54-57页 |
·椭圆偏振光与部分偏振光的实验验证 | 第57-60页 |
·超声光栅实验原理及衍射条纹的特性分析 | 第60-63页 |
第八章 物理实验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第63-71页 |
·创新能力的内涵 | 第63-64页 |
·大学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功能及体现 | 第64-70页 |
·大学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功能 | 第64-67页 |
·大学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功能开发 | 第67-70页 |
·创新教育的保障 | 第70-71页 |
第九章 大学物理实验评价系统的研究 | 第71-74页 |
·多目标评价系统的建立 | 第71-73页 |
·大学物理实验测量与评价的意义 | 第71页 |
·确立学生多目标评价系统 | 第71-72页 |
·建立科学、有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 | 第72-73页 |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之道 | 第73-74页 |
结束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