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类 | 第9-14页 |
·ANR 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2 引言 | 第17-18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粗酶液制备 | 第18页 |
·酶蛋白含量测定 | 第18页 |
·ANR 反应体系及产物儿茶素的鉴定和检测 | 第18-19页 |
·ANR 反应检测体系中辅酶NADPH 消耗的检测 | 第19-20页 |
·ANR 反应活性的定义 | 第20页 |
·ANR 反应检测体系最适温度的确定 | 第20页 |
·ANR 反应检测体系最适pH 值的确定 | 第20页 |
·ANR 反应检测体系酶浓度的确定 | 第20页 |
·ANR 反应检测体系底物浓度和辅酶浓度的确定 | 第20页 |
·儿茶素的异构化与羟基化反应 | 第20-21页 |
·茶鲜叶中儿茶素含量与ANR 活性的测定 | 第21页 |
·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2-36页 |
·ANR 反应体系中产物形成和辅酶消耗的检测 | 第22-27页 |
·ANR 酶促产物儿茶素的检测 | 第22-24页 |
·辅酶NADPH 消耗的检测 | 第24-27页 |
·ANR 反应体系检测条件的研究 | 第27-31页 |
·反应体系的最适温度 | 第27-28页 |
·反应体系的最适pH 值 | 第28-29页 |
·反应体系的酶浓度 | 第29页 |
·反应体系的底物浓度 | 第29-30页 |
·反应体系的NADPH 浓度 | 第30-31页 |
·不同季节和茶树不同部位鲜叶中的儿茶素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 第31-33页 |
·几种儿茶素之间的异构化与羟基化 | 第33-36页 |
5 讨论 | 第36-40页 |
·ANR 酶促反应产物的鉴定 | 第36-37页 |
·ANR 酶活测定----NADPH 消耗法的建立 | 第37-38页 |
·ANR 活性检测最适条件的研究 | 第38页 |
·异构化与羟基化 | 第38-39页 |
·茶鲜叶不同部位儿茶素含量及酶活比较 | 第39-40页 |
6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附录及缩略词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