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棉论文

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棉籽品质模拟模型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40页
 1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第14-20页
   ·国外作物模型研究进展第14-18页
   ·国内作物模型研究进展第18-20页
 2 棉花生长模型研究进展第20-22页
   ·国外棉花生长模型研究进展第20-21页
   ·国内棉花生长模型研究进展第21-22页
 3 棉籽品质模型研究进展第22-28页
   ·棉花铃期模型研究第23-25页
   ·棉籽品质模型研究第25-28页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8页
 参考文献第28-40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40-50页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40-41页
   ·研究思路第40-41页
   ·技术路线第41页
 2 资料来源第41-43页
   ·田间试验第41-42页
   ·气象数据第42-43页
 3 模型的构建与检验第43-47页
   ·建模方法第43页
   ·检验方法第43-44页
   ·模型系统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第三章 棉花铃期模拟模型研究第50-6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资料来源第50-51页
   ·建模方法第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55页
   ·模型构建第51-53页
   ·模型检验第53-55页
 3 讨论与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第四章 棉籽干物质积累与籽指形成的模拟模型研究第60-7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0-61页
   ·资料来源第60-61页
   ·建模方法第6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1-66页
   ·模型构建第61-63页
   ·模型检验第63-66页
 3 讨论与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第五章 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生态因子效应研究第72-8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3-74页
   ·资料来源第73页
   ·建模方法第73-7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4-78页
   ·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含量品种修正系数的确定第74-75页
   ·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含量主要影响因子效应函数的建立第75-77页
   ·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生态模型的建立第77-78页
   ·模型的检验第78页
 3 讨论与结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第六章 棉籽蛋白质形成的模拟模型研究第84-9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5页
   ·资料来源第85页
   ·建模方法第8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5-93页
   ·模型构建第85-88页
   ·模型检验第88-93页
 3 讨论与结论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第七章 棉籽油分形成的模拟模型研究第98-11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9页
   ·资料来源第99页
   ·建模方法第9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9-107页
   ·模型构建第99-102页
   ·模型检验第102-107页
 3 讨论与结论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2页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第112-128页
 1 讨论第112-117页
   ·棉花铃期模拟模型第112-114页
   ·棉籽干物质积累与籽指形成的模拟模型第114-115页
   ·棉籽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生态因子效应研究第115页
   ·棉籽蛋白质形成的模拟模型第115-116页
   ·棉籽油分形成的模拟模型第116-117页
 2 结论第117-118页
 3 模型的特点第118-120页
   ·模型的机理性第118页
   ·模型的系统性第118页
   ·模型的动态性第118-119页
   ·模型的预测性第119页
   ·模型的广适性第119页
   ·模型的便用性和灵活性第119-120页
 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20页
 5 研究展望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8页
附录符号及参数说明第128-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已录用和已投稿论文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基因型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纤维比强度的形成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昆虫病原线虫新属崇明拟异小杆线虫及其共生菌新种嗜线虫沙雷氏菌的系统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