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综述 | 第9-11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动态综述 | 第9-10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动态综述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实绩、特点与面临的挑战 | 第12-24页 |
第一节 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实绩 | 第12-17页 |
一、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客观必然性 | 第12-14页 |
(一) 自由贸易区是东亚适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必然选择 | 第12页 |
(二) 东亚地区已经具备发展自由贸易区的物质条件 | 第12-13页 |
(三) 现有的经济合作框架不能满足东亚国家的要求 | 第13-14页 |
二、东亚地区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的实绩 | 第14-17页 |
(一)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迅猛发展 | 第14-16页 |
(二) 东亚国家内部贸易持续增长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特点 | 第17-20页 |
一、双边FTA 为主要方式 | 第17-18页 |
二、FTA 已成为东亚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平台 | 第18-19页 |
三、发达国家是东亚国家建设FTA 的主要伙伴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东亚自由贸易区面临的挑战 | 第20-24页 |
一、经济发展差距巨大 | 第20-21页 |
二、外向型经济面临风险 | 第21-22页 |
三、制度化建设进展缓慢 | 第22-23页 |
四、领土争端和历史问题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建设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主要路径及对比分析 | 第24-38页 |
第一节 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几种思路 | 第24-30页 |
一、“10+1”模式及其进展 | 第24-25页 |
(一) “10+1”模式的经济基础及优势 | 第24-25页 |
(二) “10+1”模式的进展情况 | 第25页 |
二、“10+3”模式及其进展 | 第25-29页 |
(一) 形成与发展 | 第26页 |
(二) 机制与运作 | 第26-28页 |
(三) 前景与挑战 | 第28-29页 |
三、“10+6”模式及其进展 | 第29-30页 |
(一) “10+6”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 第29-30页 |
(二) “10+6”模式丰富了东亚经济合作机制 | 第30页 |
(三) 日本是“10+6”机制的主要倡导者 | 第30页 |
第二节 不同路径之间的比较:经济角度 | 第30-35页 |
一、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介绍及基本假定 | 第30-32页 |
(一) CEG 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31页 |
(二) CGE 模型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主要应用 | 第31-32页 |
二、“10+3”模式的经济效应——基于CGE 模型的分析 | 第32页 |
三、“10+6”模式的经济效应——基于CGE 模型的分析 | 第32-35页 |
第三节 不同路径之间的比较:非经济角度 | 第35-38页 |
一、东亚区内政治文化特征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一) 东亚文化传统的影响 | 第35页 |
(二) 东亚合作的领导权之争 | 第35-36页 |
二、区域外因素对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影响 | 第36-38页 |
第四章 中国对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38-53页 |
第一节 “10+6”FTA 路径也可以成为中国的选择 | 第38-44页 |
一、东亚自贸区的“10+6”模式并不违背中国利益 | 第38-42页 |
(一) 经济角度 | 第38-40页 |
(二) 非经济角度 | 第40-42页 |
二、“10+6”模式同样符合区内其他国家利益 | 第42-43页 |
三、“10+6”模式更具现实可行性 | 第43-44页 |
(一) “10+6”路径的成本较小 | 第43页 |
(二) “10+6”模式有助于解决东亚经济合作的领导权之争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当前中国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困难 | 第44-47页 |
一、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 第44-46页 |
(一) 全球经济危机拖累东亚经济发展 | 第44-45页 |
(二) 经济危机或将引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 第45-46页 |
二、经济实力和经济改革影响中国推进东亚合作的动力 | 第46页 |
三、东亚国家与中国的政治互信尚待进一步加强 | 第46页 |
四、中国对“10+6”模式的认同程度严重不足 | 第46-47页 |
第三节 中国在推进东亚自由贸易区中的作用 | 第47-53页 |
一、双边与多边谈判并行,多层次经济合作并举 | 第47-49页 |
(一) 双边与多边合作并行 | 第47-49页 |
(二) 多层次经济合作并举 | 第49页 |
二、先易后难,将充实东亚合作内容放在首位 | 第49-51页 |
(一) 建立符合中国利益的区域观 | 第49-50页 |
(二) 先充实合作内容,后完善合作机制 | 第50页 |
(三) 循序渐进,灵活务实地开展东亚地区合作 | 第50页 |
(四) 积极开展与非东亚经济体的合作 | 第50-51页 |
三、从自由贸易区到经济共同体:东亚经济合作蓝图中的中国力量 | 第51-53页 |
(一) 东亚合作的长期目标是建立完全经济一体化组织 | 第51-52页 |
(二) 中国在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