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外资收购境内上市公司概述 | 第10-18页 |
第一节 外资收购境内上市公司的概念、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10-14页 |
一、概念 | 第10页 |
二、特征 | 第10-12页 |
三、外资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原因分析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外资收购模式 | 第14-18页 |
一、直接收购 | 第14-16页 |
二、间接收购 | 第16-17页 |
三、其他收购方式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外资收购境内上市公司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制 | 第18-30页 |
第一节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正负效应 | 第18-21页 |
一、积极效应 | 第18-19页 |
二、负面效应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对外资收购上市公司市场准入的法律规制 | 第21-30页 |
一、收购主体资格的限定 | 第22页 |
二、国民待遇问题 | 第22-24页 |
三、收购比例和支付方式问题 | 第24-25页 |
四、中小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保护 | 第25-26页 |
五、反垄断及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 | 第26-27页 |
六、优化股权配置,规范股权转让价格 | 第27-28页 |
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 第28-29页 |
八、防止外资敌意收购上市公司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几种特殊形式的上市公司收购准入机制 | 第30-34页 |
第一节 特殊目的公司与离岸公司对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的具体规制 | 第30-31页 |
一、特殊目的公司与离岸公司 | 第30页 |
二、特殊目的公司与离岸公司对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的具体规制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对上市公司的战略性投资 | 第31-32页 |
第三节 QFII 并购境内A 股准入机制 | 第32-34页 |
一、QFII 的含义及特点 | 第33页 |
二、QFII 并购境内A 股的审定和准入机制涉及的准入规制 | 第33-34页 |
三、QFII 的积极意义 | 第3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外资收购上市公司法律规制的几点建议 | 第34-40页 |
一、加强统一规范 | 第34-35页 |
二、改进外资受让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审批制度 | 第35-36页 |
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 第36页 |
四、规范国有股转让价格 | 第36-37页 |
五、进一步完善反垄断法律规范,保障国民经济安全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