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词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花色基因工程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植物花色的成色及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植物花色的成色及花色素对花色的影响 | 第13-15页 |
·环境因子对花色的影响 | 第15页 |
·植物中的花青素 | 第15-21页 |
·花青素的研究及其与花色的关系 | 第15-20页 |
·花青素的作用 | 第20-21页 |
·改变花色的几种方法 | 第21-22页 |
·基因表达抑制技术 | 第21-22页 |
·通过导入新基因 | 第22页 |
·利用转座子构建特殊表达载体随即激活花色合成的基因来产生嵌合花色 | 第22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22-23页 |
·选题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7页 |
引言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宿主菌 | 第26页 |
·质粒载体 | 第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各种酶及试剂 | 第2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页 |
·实验过程中所用PCR引物 | 第26-27页 |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 第27-28页 |
·培养基配制 | 第27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7-28页 |
·实验所需试剂配制 | 第28页 |
·质粒DNA的提取 | 第28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8页 |
·基因组DNA提取缓冲液 | 第28页 |
·1%琼脂糖凝胶配置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7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8-29页 |
·对大肠杆菌的转化 | 第29页 |
·琼脂糖凝胶中DNA片段的回收 | 第29页 |
·在质粒载体中进行DNA克隆 | 第29-30页 |
·碱裂解法少量提取质粒DNA | 第30页 |
·根癌农杆菌转化烟草 | 第30-31页 |
·植物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SDS方法) | 第31-32页 |
·植物组织基因组DNA的提取(CTAB方法) | 第32-33页 |
·基因组DNA的PCR扩增 | 第33-34页 |
·TRIZOL法提取烟草花总RNA | 第34-35页 |
·RNA反转录及cDNA纯化和半定量RT-PCR反应 | 第35页 |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第35页 |
·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35-36页 |
·醋酸洋红法测定花粉活力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61页 |
·拟南芥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载体构建 | 第37-40页 |
·拟南芥chs的克隆 | 第37页 |
·拟南芥chs序列的测序、载体的构建及其酶切、测序分析 | 第37-40页 |
·拟南芥查尔酮合酶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检测 | 第40-43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0-42页 |
·表达载体的检测 | 第42-43页 |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结果的检测 | 第43-44页 |
·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44-45页 |
·转基因烟草的分子检测 | 第45-46页 |
·转基因苗叶绿素的测定 | 第46-48页 |
·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烟草叶色的比较 | 第46-47页 |
·转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叶绿素的测定 | 第47-48页 |
·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烟草的比较 | 第48-61页 |
·转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花色、chs表达量的比较及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第48-52页 |
·转基因烟草和野生型烟草花不同发育时期花色及花青素含量的比较 | 第52-54页 |
·正义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烟草雌蕊、花药的比较 | 第54-58页 |
·反义转基因烟草花蕊长度及子房大小与野生型烟草的比较 | 第58页 |
·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烟草在自我保护能力方面的比较 | 第58-59页 |
·转基因烟草与野生型烟草花粉生活力的比较 | 第59-6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1-65页 |
·载体构建 | 第61页 |
·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 | 第61-62页 |
·转基因烟草表型的多样性 | 第62-63页 |
·转基因烟草的其它性状 | 第63页 |
·实验中的一些其它工作 | 第63-6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