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进入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2章 外资银行进入与银行业风险的理论界定 | 第17-24页 |
| ·外资银行跨国经营的理论分析 | 第17-18页 |
| ·外资银行跨国经营概念 | 第17页 |
| ·东道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理论 | 第17-18页 |
| ·银行业风险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银行业风险的定义 | 第18-19页 |
| ·银行业风险与银行业安全 | 第19-20页 |
| ·银行业风险的基础理论 | 第20-24页 |
| ·Minsky的金融脆弱性假说理论 | 第20-21页 |
| ·银行行为顺经济周期理论 | 第21-22页 |
| ·存款市场的银行挤兑理论 | 第22-24页 |
| 第3章 外资银行进入与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 第24-34页 |
|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历程和主要方式 | 第24-28页 |
|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历程 | 第24-25页 |
|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主要方式 | 第25-27页 |
| ·外资银行的优势 | 第27-28页 |
| ·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 第28-32页 |
| ·不良资产率过高 | 第29-30页 |
| ·资本结构不合理,呆账准备金少 | 第30页 |
| ·盈利能力较低 | 第30-31页 |
| ·市场结构不合理,体制不健全 | 第31-32页 |
| ·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加剧我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 第32-34页 |
| 第4章 外资银行进入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风险 | 第34-39页 |
| ·给中小银行带来竞争压力,加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 第34-35页 |
| ·对我国的银行业监管提出了挑战 | 第35页 |
| ·可能导致我国信贷市场的震荡 | 第35-36页 |
| ·给我国银行业控股权带来的风险 | 第36页 |
|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风险 | 第36-39页 |
| ·美国次贷危机向次债危机、金融危机的演化 | 第36-37页 |
|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风险 | 第37-39页 |
| 第5章 引进外资银行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39-44页 |
| ·渐进开放型国家:韩国引进外资银行的经验 | 第39-40页 |
| ·过度保护型国家:日本引进外资银行的经验 | 第40页 |
| ·激进冒险型国家:拉美引进外资银行的教训 | 第40-42页 |
| ·对我国银行业安全的启示 | 第42-44页 |
| 第6章 有效防范外资银行进入风险的对策建议 | 第44-51页 |
| ·完善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制度 | 第44-45页 |
| ·加强外资银行资本流通的监管,维护银行体系稳定 | 第44页 |
| ·加强与外资银行母国监管当局的联系,完善监管体制 | 第44-45页 |
| ·完善监管法规和制度 | 第45页 |
| ·通过创新和深化改革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 第45-48页 |
| ·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创新 | 第45-46页 |
| ·深化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 | 第46-48页 |
| ·建立银行业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 第48-50页 |
| ·吸取国际经验,适度引进外资银行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