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地雷达的隧道质量检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8-13页 |
| ·课题来源、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隧道质量检测的现状 | 第9-11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页 |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 第2章 隧道质量检测基本原理 | 第13-21页 |
| ·探地雷达原理 | 第13-16页 |
| ·仪器设备 | 第16-17页 |
| ·隧道质量常规检测项目和依据 | 第17页 |
| ·测线布置与检测频率 | 第17-18页 |
| ·雷达参数的确定 | 第18-19页 |
| ·检测步骤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3章 隧道质量常规项目检测 | 第21-31页 |
| ·工程概况和检测项目 | 第21-22页 |
| ·检测方案和检测步骤 | 第22-23页 |
| ·检测方案 | 第22页 |
| ·检测步骤 | 第22-23页 |
|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23-30页 |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 ·结果分析 | 第24-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钢筋数量的估计 | 第31-41页 |
| ·对称度算法 | 第31-34页 |
| ·遗传算法 | 第34-38页 |
| ·数据处理及结果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5章 钢筋直径的反演 | 第41-63页 |
|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41-45页 |
| ·时域有限差分原理 | 第41-43页 |
| ·FDTD解的收敛稳定性及色散问题 | 第43-44页 |
| ·FDTD的边界吸收条件 | 第44-45页 |
| ·模型仿真 | 第45-49页 |
| ·GPRMax简介 | 第45-46页 |
| ·隧道模型正演 | 第46-49页 |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49-56页 |
| ·神经元的结构与模型 | 第49-51页 |
| ·神经网络的互连结构 | 第51-53页 |
| ·反向传播算法 | 第53-56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钢筋直径反演 | 第56-62页 |
| ·特征提取与样本划分 | 第56-57页 |
| ·神经网络的训练 | 第57-60页 |
| ·钢筋直径反演结果 | 第60-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 ·全文总结 | 第63页 |
| ·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