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9页 |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论文创新点及重难点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理论发展溯源 | 第10-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2章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状况 | 第19-31页 |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历史沿革 | 第19-20页 |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 | 第20-31页 |
·企业经营现状 | 第21-22页 |
·产品国内市场率占有现状 | 第22-23页 |
·产品进出口现状 | 第23-25页 |
·国际市场占有率现状 | 第25-26页 |
·主要进口国(地区)占有率现状 | 第26-29页 |
·贸易竞争力指数现状 | 第29-31页 |
第3章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SWOT分析 | 第31-51页 |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优势分析 | 第31-36页 |
·宏观经济形势良好 | 第32页 |
·市场优势 | 第32-33页 |
·配套产业优势 | 第33-35页 |
·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增长带动的优势 | 第35-36页 |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劣势分析 | 第36-44页 |
·技术水平、研发能力差 | 第36-39页 |
·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产业集中度低 | 第39-41页 |
·缺乏自主品牌产品 | 第41-42页 |
·整零协作关系落后 | 第42-43页 |
·市场绩效差 | 第43-44页 |
·利润率 | 第43-44页 |
·资源配置效率 | 第44页 |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机遇分析 | 第44-46页 |
·世界汽车工业中心的第四次产业转移 | 第44-45页 |
·国际并购的机遇 | 第45-46页 |
·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机遇 | 第46页 |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挑战分析 | 第46-51页 |
·关税全面下调和进口配额制的取消 | 第46-48页 |
·落实TRIMs协议 | 第48页 |
·全球整车工业对零部件工业的要求提高 | 第48-49页 |
·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高速投资加剧竞争 | 第49页 |
·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面临的问题 | 第49-51页 |
第4章 金融危机下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1-61页 |
·政府关于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对策 | 第51-55页 |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政策回顾 | 第51-52页 |
·形成产业规模,走产业集群之路 | 第52-54页 |
·降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关税税率 | 第54-55页 |
·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对策建议 | 第55-61页 |
·提高企业产品电子信息化水平 | 第55-56页 |
·提高出口竞争能力,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 第56页 |
·提升研发能力,加速自我品牌建设 | 第56-58页 |
·国内外配件两个市场联动 | 第58-59页 |
·建立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间的战略伙伴关系 | 第59页 |
·提高产品质量 | 第59-60页 |
·注重人才培养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