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 生物改良盐碱地取得的成就与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的抗盐性生理机制 | 第14-18页 |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4-16页 |
·盐碱对植物的伤害机理 | 第16-18页 |
·植物的抗盐性生理机制 | 第18页 |
3 向日葵抗盐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8-23页 |
·发芽和出苗阶段 | 第19-20页 |
·生长发育阶段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1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2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3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供试作物品种及来源 | 第23-24页 |
·供试客土来源 | 第24页 |
4 试验方法 | 第24-29页 |
·种子发芽试验 | 第24-25页 |
·NaCl+NaHCO_3混合盐营养钵试验 | 第25-26页 |
·盆栽试验Ⅰ | 第26-27页 |
·盆栽试验Ⅱ | 第27-28页 |
·统计与分析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81页 |
1 油葵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对盐分、温度的响应 | 第29-43页 |
·油葵种子发芽势对不同温度、盐胁迫的响应 | 第29-33页 |
·油葵种子发芽率对不同温度、盐胁迫的响应 | 第33-36页 |
·不同温度下油葵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与盐浓度的相关分析 | 第36-37页 |
·油葵胚根长、子叶鲜重对不同温度下NaCl+NaHCO_3胁迫的响应 | 第37-38页 |
·油葵两对真期叶期、根系细胞膜透性对NaCl+NaHCO_3胁迫的响应 | 第38-39页 |
·油葵两对真期叶期、根系SOD对NaCl+NaHCO_3胁迫的响应 | 第39页 |
·油葵两对真期叶期、根系POD对NaCl+NaHCO_3胁迫的响应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2 盐胁迫对油葵四对真叶期生物量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43-52页 |
·盐胁迫对油葵四对真叶期生物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盐胁迫对油葵四对真叶期根冠比的影响 | 第44-45页 |
·盐胁迫对油葵四对真叶期根系体积(RV)的影响 | 第45-46页 |
·盐胁迫对油葵四对真叶期根系吸收面积与活力的影响 | 第46-50页 |
·讨论 | 第50-52页 |
3 盐胁迫对油葵生育期、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52-61页 |
·盐胁迫对油葵物候期的影响 | 第52-53页 |
·盐分对油葵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53-54页 |
·盐分对油葵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第54-57页 |
·土壤盐含量与主要性状及生育期间的回归及相关分析 | 第57-58页 |
·主要性状和土壤盐含量对油葵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 第58-60页 |
·讨论 | 第60-61页 |
4 NaCl+NaHCO_3盐胁迫下油葵不同生育期生理指标的响应 | 第61-71页 |
·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chl)含量对盐胁迫的响应 | 第61-63页 |
·油葵不同生育时期叶片脯氨酸(pro)含量对不同盐浓度的响应 | 第63-65页 |
·油葵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对不同盐浓度的响应 | 第65-67页 |
·油葵不同生育时期叶片细胞膜透性对不同盐浓度的响应 | 第67-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5 油葵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与土壤盐含量的关系研究 | 第71-75页 |
·子实和籽仁含油率的变化 | 第71-72页 |
·脂肪酸组成的的变化 | 第72-74页 |
·讨论 | 第74-75页 |
6 盐分对油葵植株粗灰分及K~+/Na~+含量的影响 | 第75-81页 |
·盐分对油葵植株粗灰分含量的影响 | 第75页 |
·盐分对油葵植株及根系K~+含量的影响 | 第75-76页 |
·盐分对油葵植株及根系Na~+含量的影响 | 第76-77页 |
·盐分对油葵植株及根系K~+/Na~+的影响 | 第77-78页 |
·土壤中的全盐含量变化 | 第78-79页 |
·讨论 | 第79-8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1-87页 |
1 NaCl、NaHCO_3、NaHCO_3+NaCl与温度对发芽势、发芽率的胁迫与协同作用 | 第81页 |
2 盐胁迫下不同时期不同器官及农艺性状表现 | 第81-83页 |
3 NaCl+NaHCO_3处理不同时期不同盐分区间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响应 | 第83-84页 |
4 盐胁迫对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84页 |
5 生理生化响应与抗盐机制表现 | 第84-85页 |
6 粗灰分含量与脱盐效果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作者简介 | 第97-98页 |
导师简介 | 第98-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