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从明代小说中的僧道形象解读佛道世俗化--以“酒色财气”为考察中心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4页
 一、相关概念阐述第9-12页
  (一) 佛道世俗化第9页
  (二) 酒色财气的世俗意义第9-11页
  (三) 本文所涉及的明清小说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第12页
 三、明代小说与佛道世俗化关系之研究述要第12-14页
第二章 佛道宗教发展动向略述及其世俗化特点第14-19页
 一、佛道宗教世俗化发展略述第14-17页
  (一) 佛、道宗教世俗化发展脉络略述第14-15页
  (二) 明代佛道世俗化程度加强的历史背景第15-17页
 二、从纲常教义看佛道世俗化特点第17-19页
  (一) 宗教教义的伦理化第17页
  (二) 宗教文化的大众化第17-19页
第三章 明清小说中僧道人物的世俗化——对酒色财气的追求第19-33页
 一、酒第19-20页
 二、色第20-26页
  (一) 勾搭成奸第21-23页
  (二) 骗奸第23-25页
  (三) 嫖妓第25页
  (四) 男风第25-26页
 三、财第26-31页
  (一) 职业化第26-27页
  (二) 商人化第27页
  (三) 结交、攀附权贵第27-28页
  (四) 诈财第28-29页
  (五) "娼尼"的出现第29页
  (六) 淫媒第29-30页
  (七) 谋财害命第30-31页
 四、气第31-32页
 五、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小说作者对佛、道的态度和看法第33-39页
 一、小说作者以按语或借小说角色之语所描绘的僧尼道徒印象第33-36页
  (一) 寺院藏奸第33-34页
  (二) 寺院贪财第34-35页
  (三) 尼姑为奸情牵线第35页
  (四) 僧道不过庸人第35-36页
 二、小说中妖魔化僧道的笔墨第36-38页
  (一) 为色而作乱第36-37页
  (二) 为财而作乱第37页
  (三) 为逞强之气而作乱第37-38页
 三、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长虹早期文艺思想初探
下一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译作中的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