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一、 董事忠实义务及其法理根据概述 | 第13-16页 |
(一) 信托关系说 | 第13-14页 |
(二) 代理关系说 | 第14-15页 |
(三) 委任关系说 | 第15-16页 |
二、 董事忠实义务的具体表现形式 | 第16-18页 |
(一) 不得因董事身份而受益 | 第17页 |
(二) 不得收受贿赂 | 第17页 |
(三) 竞业禁止 | 第17-18页 |
(四) 自我交易禁止 | 第18页 |
(五) 不得泄露公司秘密 | 第18页 |
(六) 公司机会利用禁止 | 第18页 |
三、 公司机会规则概述 | 第18-20页 |
四、 公司机会的认定标准 | 第20-25页 |
(一) 利益或期待利益标准 | 第20-21页 |
(二) 经营范围标准 | 第21页 |
(三) 公平检验标准 | 第21-22页 |
(四) 权力滥用理论 | 第22-23页 |
(五) 双重标准——美国法学所的建议 | 第23页 |
(六) 不同公司、不同董事、不同标准——克拉克教授的建议 | 第23-25页 |
五、 董事对公司机会的合法使用 | 第25-27页 |
(一) 董事的披露义务 | 第26页 |
(二) 公司拒绝利用的决议 | 第26-27页 |
(三) 实质的公正 | 第27页 |
六、 董事侵占公司机会之法律责任 | 第27-30页 |
(一) 董事民事责任之性质 | 第28页 |
(二) 董事民事责任之形式 | 第28-30页 |
七、 公司董事的抗辩理由 | 第30-33页 |
(一) 前提抗辩 | 第31页 |
(二) 公司缺乏资格的抗辩 | 第31页 |
(三) 公司缺乏财务能力的抗辩 | 第31-32页 |
(四) 公司的批准 | 第32页 |
(五) 第三者拒绝与公司交易的抗辩 | 第32页 |
(六) 公平抗辩 | 第32-33页 |
八、 我国公司立法相关制度的分析评价及完善建议 | 第33-38页 |
(一) 竞业禁止制度与公司机会规则之区别 | 第33-34页 |
(二) 我国公司立法相关制度分析与评价 | 第34-36页 |
(三) 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