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一、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 | 第13-27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动态历史原象 | 第13-18页 |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 第18-27页 |
1.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 | 第18-20页 |
2.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第20-23页 |
3.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 第23-24页 |
4.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 第24-27页 |
二、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依据 | 第27-45页 |
(一)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完备而严整的理论体系 | 第27-32页 |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身具有整体性理论特征 | 第27-29页 |
2.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又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 第29-30页 |
3.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 | 第30-32页 |
(二)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是经典作家终生的艰苦诉求 | 第32-37页 |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创立过程中体现着思想整体性 | 第32-34页 |
2. 列宁在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捍卫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 第34-36页 |
3. 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追求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 | 第36-37页 |
(三)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是学科综合发展的现实需要 | 第37-41页 |
1.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改变传统分割式研究造成的学术封闭的需要 | 第37-38页 |
2. 整体解读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遵循的根本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3. 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把握与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研究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 第39-41页 |
(四)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要求 | 第41-45页 |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整体性的理论特征 | 第41-42页 |
2.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体现其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42-43页 |
3.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以继续推进其中国化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43-45页 |
三、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 第45-58页 |
(一) 用完整的系统的观点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 | 第45-47页 |
(二) 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 | 第47-48页 |
(三) 用发展的创新的观点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 | 第48-51页 |
(四) 用实践的科学的观点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 | 第51-54页 |
(五) 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 | 第54-56页 |
(六) 以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观点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 | 第56-58页 |
四、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 第58-63页 |
(一)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深度中国化 | 第58-59页 |
(二)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59-60页 |
(三)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 | 第60-61页 |
(四) 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 第61-63页 |
结束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后记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