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8-3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9-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2-25页 |
·揭示创新与美国动画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 第23页 |
·为中国动画产业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提供参考 | 第23-24页 |
·为中国动画产业从数量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提供借鉴 | 第24-25页 |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第25-27页 |
·研究对象和途径 | 第25-26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传播学与产业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 | 第27-28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第28页 |
·全文结构及创新 | 第28-33页 |
·全文结构 | 第28-30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30-33页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及动画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钻石模型 | 第33-53页 |
·美国动画产业研究现状综述 | 第33-43页 |
·美国动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 第33-35页 |
·美国动画产业链研究 | 第35-36页 |
·美国动画形象研究 | 第36-38页 |
·迪斯尼模式:经典商业动画 | 第38-43页 |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和定义 | 第43-44页 |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模型 | 第44-47页 |
·动画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钻石"模型 | 第47-50页 |
·创新视野下的国际竞争力 | 第47-49页 |
·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 | 第49-50页 |
·动画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钻石理论模型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当代美国动画产业竞争格局 | 第53-97页 |
·市场领导者 | 第55-75页 |
·沃尔特·迪斯尼公司 | 第55-67页 |
·梦工厂 | 第67-75页 |
·市场挑战者 | 第75-95页 |
·时代华纳 | 第75-85页 |
·福克斯电影娱乐公司 | 第85-88页 |
·索尼美国公司 | 第88-90页 |
·派拉蒙与尼克儿童国际频道 | 第90-94页 |
·环球电影公司 | 第94-95页 |
·市场的跟随者:独立制片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4章 当代美国动画产业生产要素的创新 | 第97-116页 |
·创意阶层的崛起:人才要素的创新 | 第97-103页 |
·风险投资:资本要素的创新 | 第103-114页 |
·传统的融资渠道 | 第103-108页 |
·风险投资:资本要素的创新 | 第108-112页 |
·独立动画制片的融资渠道 | 第112-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5章 当代美国动画产业市场创新及其机制 | 第116-134页 |
·国内市场效应 | 第116-124页 |
·美国国内市场规模 | 第117-124页 |
·文化折扣与国内市场规模的交互作用 | 第124-128页 |
·文化折扣与国内市场规模交互影响市场收入 | 第125-127页 |
·文化折扣与国内市场规模交互影响最佳生产预算 | 第127-128页 |
·国际市场:美国动画产业的新赢利空间 | 第128-133页 |
·购买力强大的英语语言市场 | 第129-131页 |
·美国动画产品的低价出口策略 | 第131-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6章 当代美国动画产业价值链的动态演进 | 第134-164页 |
·以生产为中心的传统美国动画产业价值链及特征 | 第134-138页 |
·类型化、配方化生产 | 第135-136页 |
·模仿与改编的生产策略 | 第136-137页 |
·以生产为中心,逐渐向发行、播映节点的拓展 | 第137-138页 |
·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当代美国动画产业价值链及特征 | 第138-163页 |
·观众价值驱动下票房预测研究 | 第140-149页 |
·跨媒介生产 | 第149-152页 |
·去文化化与再文化化 | 第152-155页 |
·高概念 | 第155-159页 |
·协同营销 | 第159-161页 |
·全球同步放映与数字化院线建设 | 第161-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163-164页 |
第7章 相关与支持产业的创新 | 第164-181页 |
·美国动画产业的相关与支持产业 | 第164-167页 |
·信息产业及其创新对美国动画产业的支持 | 第167-168页 |
·行会的支持 | 第168-173页 |
·编剧及美国编剧协会 | 第168-169页 |
·经纪人/经纪公司 | 第169-171页 |
·娱乐管理公司 | 第171-172页 |
·娱乐律师 | 第172-173页 |
·动漫节的支持 | 第173-180页 |
·动画安妮奖 | 第173-174页 |
·奥斯卡动画奖项 | 第174-176页 |
·艾美奖 | 第176-178页 |
·红树枝国际动画节 | 第178-179页 |
·纽约漫画节 | 第179页 |
·美国电影市场交易会 | 第179-180页 |
本章小结 | 第180-181页 |
第8章 美国文化产业政策及其动态调整 | 第181-199页 |
·美国有文化产业政策吗? | 第181-182页 |
·当代美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对内基本主张及其调整 | 第182-193页 |
·反垄断政策 | 第182-185页 |
·放松管制 | 第185-188页 |
·税收刺激政策 | 第188-193页 |
·当代美国文化政策对外的基本主张 | 第193-198页 |
·MPAA:美国电影产业的利益代表 | 第194-196页 |
·WTO:美国文化产品输出的有效工具 | 第196-198页 |
本章小结 | 第198-199页 |
第9章 结语 | 第199-209页 |
·基于创新优势的美国动画产业国际竞争力 | 第199-203页 |
·作为生产要素创新的创意阶层和风险资本 | 第199-200页 |
·国内市场规模效应与文化折扣的交互作用拓展了国际市场 | 第200页 |
·从"以生产为基础"的产业价值链向"以顾客价值创造为基础"的产业价值链的动态演进 | 第200-201页 |
·相关与支持产业的的作用与创新 | 第201页 |
·灵活的文化产业政策调整体系 | 第201-203页 |
·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 | 第203-208页 |
·资本运作与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培育 | 第203-204页 |
·扩大文化内需 | 第204-205页 |
·构建以创造顾客价值为基础的动漫产业价值链 | 第205-206页 |
·做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内涵 | 第206-207页 |
·动漫产业政策转向"内涵式发展"扶持 | 第207-208页 |
本章小结 | 第208-209页 |
参考文献 | 第209-218页 |
附录 | 第218-232页 |
作者简历 | 第2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23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232-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