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1-15页 |
·选题的背景与来源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4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概述 | 第15-22页 |
·传统的工业化理论 | 第15-17页 |
·结构主义工业化理论 | 第15-16页 |
·新古典学派关于工业化的理论观点 | 第16-17页 |
·中国传统工业化理论研究 | 第17页 |
·新型工业化理论渊源及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西方经济学新型工业化思想的雏形 | 第17-18页 |
·中国新型工业化理论研究概况 | 第18-22页 |
第三章 兵团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测度 | 第22-38页 |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探索及综合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构建 | 第22-23页 |
·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23-25页 |
·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过程 | 第25-27页 |
·数据矩阵的构建 | 第25页 |
·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25-26页 |
·主要因子的提取与因子权重的确定 | 第26-27页 |
·兵团新型工业化水平横向比较的定量分析 | 第27-34页 |
·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及意义 | 第27-28页 |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28页 |
·计算相关系数的特征值以及方差贡献率 | 第28-31页 |
·各地区新型工业化综合评价总因子得分的计算及比较 | 第31-34页 |
·兵团新型工业化总体评价2002—2007年纵向比较分析 | 第34-37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4-35页 |
·兵团各年份新型工业化水平总因子得分的计算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信息化与兵团新型工业化 | 第38-46页 |
·信息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8-39页 |
·信息化一般性定义 | 第38-39页 |
·信息化生产力一般定义 | 第39页 |
·兵团信息化与兵团新型工业化的互动关系 | 第39-40页 |
·兵团信息化水平现状不容乐观 | 第40-44页 |
·兵团信息化基础设施较好但经济拉动较小 | 第40-42页 |
·兵团信息化产业亟待发展 | 第42-44页 |
·兵团信提高息化水平的实现形式 | 第44-45页 |
·企业信息化 | 第44页 |
·行业信息化 | 第44-45页 |
·兵团应当有选择地发展相适应的信息产业 | 第45页 |
·兵团经济管理部门信息化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与兵团新型工业化 | 第46-57页 |
·兵团工业化发展概况 | 第46-54页 |
·兵团工业总量生产函数模型 | 第46-48页 |
·数据来源、技术处理及结果 | 第48-54页 |
·数据结果与经济分析 | 第54-55页 |
·第一阶段(1981—1991)兵团工业起步阶段 | 第54-55页 |
·第二阶段(1992—1999)兵团工业调整、不景气阶段 | 第55页 |
·第三阶段(2000—2007)兵团工业蓬勃发展阶段 | 第55页 |
·政策建议 | 第55-56页 |
·在可市场化领域深化市场经济改革 | 第55页 |
·提高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质量 | 第55-56页 |
·促使兵团工业企业体制创新并提高总体管理水平 | 第56页 |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兵团新型工业化步伐 | 第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投资体制、结构与兵团新型工业化 | 第57-67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57页 |
·工业投资体制 | 第57页 |
·工业投资结构 | 第57页 |
·兵团投资体制现状 | 第57-59页 |
·兵团投资体制的特点 | 第58页 |
·兵团投资体制对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影响 | 第58-59页 |
·兵团投资结构现状及对兵团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 第59-64页 |
·兵团投资主体结构 | 第59-64页 |
·兵团投资结构对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影响 | 第64页 |
·推动兵团投资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措施 | 第64-65页 |
·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65页 |
·依托兵团各开发区做好工业引资工作 | 第65页 |
·兵团投资结构调整的措施 | 第65-66页 |
·加大对兵团工业的投资力度促使资本流向重点发展产业 | 第65-66页 |
·协调政府投资促使兵团产业结构合理化 | 第66页 |
·以新型工业化战略思想指导兵团投资结构优化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七章 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兵团新型工业化 | 第67-74页 |
·兵团人力资源现状 | 第67-70页 |
·兵团人力资源数量特征 | 第67-69页 |
·兵团人力资源质量现状 | 第69-70页 |
·兵团人力资源对兵团新型工业化的作用 | 第70-72页 |
·兵团人力资源数量不均衡对兵团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 第70-71页 |
·兵团人力资源质量欠佳对兵团新型工业化的影响 | 第71-72页 |
·实施兵团人力资源战略推动兵团新型工业化 | 第72-73页 |
·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兵团人力资本的形成 | 第72-73页 |
·开展企业事业在职培训促使兵团人力资本升级 | 第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八章 城镇化与兵团新型工业化 | 第74-79页 |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第74-75页 |
·实证检验及建立模型 | 第75-77页 |
·平稳性检验 | 第75-76页 |
·协整性检验 | 第76页 |
·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76-77页 |
·总体分析及政策建议 | 第77-78页 |
·完善兵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兵团体制创新 | 第77页 |
·重点优先发展兵团工业优势产业支撑兵团城镇发展 | 第77页 |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功能型城市 | 第77-78页 |
·完善兵团城镇系统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 第78页 |
·加强兵团地方合作 | 第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本文总结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附件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85-86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