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物理学论文--建筑气候学论文

适于城市住区规划的室外热环境实测与模拟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1 绪论第11-2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城市住区热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第12-20页
     ·太阳辐射第13页
     ·风场第13-14页
     ·下垫面第14-16页
     ·规划设计第16-18页
     ·热岛效应第18-20页
   ·城市住区热环境研究方法第20-22页
   ·城市住区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第22-24页
   ·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第24-25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2 城市住区热环境实测研究第27-55页
   ·实验测试简介第27-29页
     ·实验目的第27页
     ·实验仪器第27-28页
     ·实验方案第28-29页
     ·实验测试过程第29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9-30页
   ·基于不同建筑布局的实测分析第30-54页
     ·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第30-37页
     ·风速分析第37-44页
     ·沥青路面温度分析第44-49页
     ·草坪表面温度分析第49-54页
   ·小结第54-55页
3 城市住区热环境的辐射体系的建立第55-71页
   ·天空视角系数求解第55-60页
     ·天空视角系数理论求解方法第55-56页
     ·天空视角系数近似求解方法第56-57页
     ·SVF 近似求解实例验证第57-60页
     ·SVF 近似求解误差分析第60页
   ·太阳辐射模型第60-62页
     ·太阳热辐射特性第60-61页
     ·太阳辐射能量模型第61页
     ·建筑群太阳直射辐射和散射辐射第61-62页
   ·太阳辐射计算方法的验证与室外应用第62-68页
     ·天空视角因子(SVF)分析第63-64页
     ·建筑群的阴影分析第64-65页
     ·太阳辐射的验证第65-67页
     ·太阳辐射分析第67-68页
   ·反射辐射分析第68-69页
   ·长波辐射第69-70页
   ·小结第70-71页
4 城市住区热环境理论模型建立第71-85页
   ·现有成熟模型模拟分析第71-77页
     ·模拟理论模型第71-72页
     ·空间模型第72-73页
     ·边界条件设定第73-75页
     ·网格划分第75-76页
     ·结果分析第76-77页
   ·城市住区空气流动模型第77-81页
     ·质量守恒方程第77-78页
     ·动量守恒方程第78-81页
     ·空气的能量输运方程第81页
   ·空气湿平衡模型的建立第81-82页
   ·热平衡模型的建立第82-84页
     ·太阳辐射得热量第82页
     ·长波辐射得热量第82页
     ·地表换热量计算第82-83页
     ·建筑表面换热模型第83页
     ·对流换热量计算第83页
     ·潜热换热量计算第83-84页
   ·小结第84-85页
5 模拟计算程序的实现方法第85-99页
   ·模拟计算方法的总体思路第85页
   ·模型空间的前处理及网格生成第85页
   ·流动换热方程的离散方法及模拟求解第85-89页
   ·边界条件简化处理第89-91页
     ·空气流动入口边界条件第89页
     ·空气流动出口边界条件第89页
     ·建筑垂直面的边界条件第89-90页
     ·屋顶传热的边界条件第90页
     ·下垫面边界条件第90-91页
   ·计算方法第91-96页
     ·计算方法实施步骤第91-93页
     ·具体的计算流程图第93-95页
     ·离散方程组的基本解法第95-96页
     ·计算方法收敛判断方法第96页
   ·模拟结果的后处理第96-97页
   ·小结第97-99页
6 室外热环境模拟验证与分析第99-119页
   ·模拟分析的实现第99-100页
   ·模拟验证第100-105页
     ·模拟空间的选取与前处理第100-101页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101-102页
     ·建筑群内风速、空气温度、草坪表面温度的验证第102-105页
   ·城市住区热环境分析第105-117页
     ·天空视角因子(SVF)分析第105-106页
     ·建筑群的阴影分析第106-108页
     ·太阳辐射分析第108-110页
     ·下垫面表面温度第110-113页
     ·建筑群内空气干球温度第113-115页
     ·建筑群内风场分析第115-117页
   ·小结第117-119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19-121页
   ·结论及主要创新点第119-120页
   ·展望第120-121页
致谢第121-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4页
附录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性视野下的革命与宪法
下一篇: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