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现代性视野下的革命与宪法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引论 革命与宪法的现代性纠结第15-35页
 一、革命与现代性问题第15-18页
 二、相关研究回顾第18-23页
 三、革命的现代性理论背景第23-35页
  (一) 何谓现代性第23-28页
   1.现代性的含义第23-26页
   2.西方现代性的曲折第26-28页
  (二) 中国的现代性问题第28-32页
   1.中国向现代性转化的基本要求第30-31页
   2.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复杂性第31-32页
  (三) 中国的革命、宪法与现代性第32-35页
第一章 传统革命的现代转向第35-80页
 第一节 革命的现代含义第35-40页
  一、现代"革命"在西方的涌现第35-37页
  二、现代革命意识的三重含义第37-40页
 第二节 传统革命理念的现代诠释第40-53页
  一、传统的革命理念第40页
  二、现代革命意识的渗透第40-45页
  三、传统革命暴力含义的发扬第45-53页
 第三节 革命与现代中国的建立第53-65页
  一、从私人性朝廷到公共性国家第53-55页
  二、现代政党的现代国家想象第55-59页
  三、现代化论争中的革命建国第59-62页
  四、俄国人的道路第62-65页
 第四节 革命的政治实践第65-80页
  一、革命的政党伦理第68-70页
  二、集权的政党组织形态第70-72页
  三、军队的政党化:党军的形成第72-75页
  四、革命与"党-国体制"第75-80页
   (一) 政党对国家体制的塑造第75-77页
   (二) 国家体制对政党的改造第77-80页
第二章 宪法的流变与现代性第80-106页
 第一节 宪法的现代性问题第80-85页
  一、宪法的古典含义第80-83页
  二、"人为"挑战"自然"第83-84页
  三、中国宪法的两种现代性表现第84-85页
 第二节 清末"宪法"论争与现代性的楔入第85-95页
  一、现代宪法初现中国第85-89页
  二、儒家经义对"宪法"现代精神的开掘第89-91页
  三、"宪法"的法定化及其现代性第91-95页
 第三节 从"国民"宪法到"人民"宪法第95-106页
  一、普遍视野下的"国民"宪法第96-101页
  二、阶级视野下的"人民"宪法第101-106页
   (一) 以阶级为基础的人民宪法第101-103页
   (二) 人民宪法的革命化第103-106页
第三章 宪法中的"继续革命"第106-136页
 第一节 无产阶级专政与"不断革命"第106-113页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渊源第106-109页
  二、夺取政权后的"不断革命"第109-113页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及其宪法命运第113-122页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提出第113-116页
  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要点及其党章化第116-119页
  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宪法命运第119-122页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与有组织的现代性第122-136页
  一、政治伦理统合大众伦理第122-126页
  二、政党一元化领导统合社会第126-130页
  三、革命式现代化的悖论第130-136页
   (一)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现代化诉求第130-132页
   (二) 政治动员与现代化诉求的悖论第132-136页
第四章 人民革命与宪法第136-192页
 第一节 宪法纪历与历史意识的现代性第136-143页
  一、中国近代以来宪法性文件纪历方式的变迁第136-137页
  二、纪历方式变迁背后的历史意识第137-139页
  三、公历纪历的历史意识革命第139-142页
  四、历史意识变迁的现代性第142-143页
 第二节 人民革命的历史建构第143-161页
  一、宪法序言与革命历史叙事第144-146页
  二、人民革命史的宪法建构第146-150页
  三、人民革命史的现代性第150-160页
   (一) 人民革命史是进步史第151-154页
   (二) 人民革命史是具有普遍性的阶级斗争史第154-157页
   (三) 人民革命史是向终极目的演进的进化史第157-160页
  四、革命与历史的内在关联第160-161页
 第三节 人民革命的正当性理据与人民主权第161-172页
  一、作为根本性政治原则的人民主权第164-167页
  二、作为根本性宪法规范原则的人民主权第167-169页
  三、人民主权的双重性悖论第169-172页
 第四节 人民革命的政治实践与"大民主"第172-192页
  一、作为革命合法性论证基础的民主理念第172-177页
   (一) 民主革命取代"君权神授"第172-176页
   (二) 民主超越历史"周期率"第176-177页
  二、作为革命具体实现方式的"大民主"第177-181页
  三、大众民主对抗自由民主第181-185页
  四、群众运动对抗现代官僚机制第185-192页
   (一) 人民民主专政与现代群众运动第185-188页
   (二) 群众管理对现代国家官僚体制的挑战第188-192页
结论 革命的终结与宪政的回归第192-204页
 第一节 从革命到改革第192-199页
  一、从革命到改革的历史转换第192-195页
  二、革命理念在延续与否定中的紧张第195-199页
 第二节 从人民主权到人权第199-204页
  一、人民主权的公共性与人权的个体性冲突第200页
  二、人民主权的特殊性与人权的普遍性冲突第200-204页
参考文献第204-220页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第220-226页
附录2、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1975年)第226-229页

论文共2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
下一篇:适于城市住区规划的室外热环境实测与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