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多糖的提取 | 第11-14页 |
·超声波法提取多糖的研究 | 第11-12页 |
·微波法提取多糖的研究 | 第12页 |
·超高压技术提取多糖的研究 | 第12-13页 |
·高压脉冲技术提取多糖的研究 | 第13页 |
·高新技术辅助酶法提取多糖的研究 | 第13-14页 |
·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14-18页 |
·多糖的分离 | 第14-16页 |
·多糖的纯化 | 第16-18页 |
·多糖的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增强免疫力功能 | 第18-19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9页 |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 第19-20页 |
·抗辐射作用 | 第20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20页 |
·其它功能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内容 | 第22-23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2章 香菇培养基中多糖类化合物提取技术的比较 | 第24-45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试验试剂 | 第24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葡萄糖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24-25页 |
·香菇培养基多糖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第25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5页 |
·热回流法提取香菇培养基中多糖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 第25-26页 |
·超声波法提取香菇培养基中多糖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 第26-27页 |
·微波法提取香菇培养基中多糖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43页 |
·葡萄糖标准品的紫外扫描 | 第28-30页 |
·热回流法提取香菇培养基中多糖类化合物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4页 |
·超声波法提取香菇培养基中多糖类化合物的实验结果 | 第34-38页 |
·微波法提取香菇培养基中多糖类化合物的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讨论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香菇培养基中多糖类化合物分离工艺、气相检测及体外抗肿瘤的研究 | 第45-66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45-46页 |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试验试剂 | 第4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9页 |
·香菇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测定 | 第46页 |
·香菇培养基粗多糖中蛋白质的去除 | 第46页 |
·香菇培养基粗多糖中色素的去除 | 第46-48页 |
·气相色谱对制得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 | 第48-49页 |
·体外抗肿瘤效果的研究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64页 |
·香菇培养基中粗多糖的成分测定结果 | 第49页 |
·Sevage 法脱蛋白的效果 | 第49-50页 |
·三氯乙酸(TCA)法脱蛋白的效果 | 第50-51页 |
·两种脱蛋白方法效果的比较 | 第51-52页 |
·活性炭(粉末状)的脱色效果 | 第52-56页 |
·H_2O_2 脱色条件的确定 | 第56-59页 |
·两种脱色方法效果的比较 | 第59-60页 |
·气相色谱对制得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结果 | 第60-61页 |
·体外抗肿瘤研究结果 | 第61-64页 |
·讨论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4章 香菇培养基多糖微胶囊化的研究 | 第66-80页 |
·其原因材料与设备 | 第66页 |
·试验材料 | 第66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66页 |
·试验方法 | 第66-70页 |
·乳化剂HLB 值的确定方法 | 第66-67页 |
·静止稳定性的测定方法 | 第67页 |
·双层乳化-喷雾干燥法制备香菇培养基多糖微胶囊工艺路线 | 第67-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8页 |
·不同HLB 值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 第70-71页 |
·不同乳化剂复配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 第71-72页 |
·乳化剂添加量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 第72-73页 |
·香菇多糖液添加量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 第73页 |
·W/O 型初级乳状液多元线性回归试验结果 | 第73-74页 |
·外层壁材大豆蛋白与麦芽糊精的比例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 第74-75页 |
·初级乳状液与次级乳状液添加比例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 第75-76页 |
·固形物含量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 第76-77页 |
·W/O/W 型香菇多糖乳化液L9(34)正交试验结果 | 第77-78页 |
·讨论 | 第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中文摘要 | 第89-91页 |
Abstract | 第91-94页 |
导师简介 | 第94-95页 |
作者简介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