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基于人工生命的小麦根系模型构建与可视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8-9页
     ·问题的提出第8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第8-9页
     ·研究的应用价值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2-18页
   ·计算机图形学理论第12-13页
   ·人工生命理论第13-15页
   ·分形理论第15-18页
第三章 人工植物的重要建模方法第18-28页
   ·植物相关概念第18-19页
   ·基本的建模方法第19-28页
     ·迭代函数系统第19-20页
     ·粒子系统第20-23页
     ·双尺度自动机第23-25页
     ·L 系统第25-28页
第四章 小麦根系形态结构模型的构建第28-38页
   ·结合双尺度自动机和L 系统方法构建根系模型第28-32页
     ·对双尺度自动机模型和L 系统模型分析第28页
     ·根系的双尺度自动机模型第28-31页
     ·对双尺度自动机模型的改进第31页
     ·将双尺度自动机模型转化为L 系统第31-32页
   ·小麦根系生长特征及建模第32-38页
     ·小麦根系生长特征第32-33页
     ·小麦根系的双尺度自动机模型第33-34页
     ·小麦根系的双尺度自动机模型转化为L 系统第34-35页
     ·L 系统对小麦根系作图的原理第35-36页
     ·小麦根系的三维模型第36-38页
第五章 小麦根系的生长约束模型研究第38-42页
   ·小麦根系生长约束模型第38-41页
     ·小麦根系生长的土壤含水量约束模型第38-40页
     ·小麦根系生长方向的约束模型第40-41页
   ·小麦根系的形态结构模型和生长约束模型的结合第41-42页
第六章 小麦根系动态生长模拟的实现第42-51页
   ·开发工具第42-43页
   ·模型算法及编码实现第43-49页
     ·模型实现算法第43-44页
     ·模型采用的数据结构第44-45页
     ·模型构建代码第45-49页
   ·实验结果第49-5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与其它虚拟植物根系模型之优势比较第51-52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第52页
   ·进一步的工作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词典的中文分词歧义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粒子系统的火焰的实时模拟与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