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中文文摘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4页 |
Contents | 第14-20页 |
绪论 | 第20-30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 第20-21页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1-26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四、本文创新之处 | 第27-30页 |
第一章 村民自治权的概述 | 第30-50页 |
第一节 村民自治权的概念 | 第30-37页 |
一、村民自治权含义的不同解说及其评析 | 第30-32页 |
二、村民自治权概念的界定 | 第32-36页 |
三、村民自治权、村民自治、村委会职权之间的关系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关于村民自治权性质问题的质疑与反思 | 第37-41页 |
一、目前学界关于村民自治权性质探讨:摇摆于权利与权力之间 | 第37-38页 |
二、村民自治权的性质:一种新的分析维度 | 第38-41页 |
第三节 村民自治权的法律关系:一种结构性分析 | 第41-50页 |
一、村民自治权的主体 | 第42-45页 |
二、村民自治权的内容 | 第45-48页 |
三、村民自治权的客体 | 第48-50页 |
第二章 村民自治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 第50-76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关于人民自治的理论 | 第50-59页 |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民自治理论 | 第50-54页 |
二、列宁对马恩的人民自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第54-59页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理论 | 第59-67页 |
一、村民自治权保障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 第59-63页 |
二、村民自治权保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 第63-67页 |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村民自治权保障的重要理论支撑 | 第67-76页 |
一、科学发展观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法 | 第67-71页 |
二、村民自治权的保障是在我国农村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第71-76页 |
第三章 国外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实践经验与启示 | 第76-100页 |
第一节 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第一次实践尝试—巴黎公社 | 第76-82页 |
一、巴黎公社的普选制是实行人民自治的重要前提 | 第77-79页 |
二、巴黎公社实行的人民参与管理是社会主义人民自治的重要探索 | 第79-80页 |
三、巴黎公社期间的工人参与工厂管理是劳动者享有自治权利的雏形 | 第80-82页 |
第二节 苏联在广大农村实行人民自治实践—集体农庄民主 | 第82-89页 |
一、苏联集体农庄民主:运行的原则和组织机构建设 | 第82-88页 |
二、苏联集体农庄自治中的党、政、企基层组织的关系透析 | 第88-89页 |
第三节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人民自治实践—工人自治 | 第89-96页 |
一、南斯拉夫工人自治的历史背景 | 第90-91页 |
二、南斯拉夫工人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91-94页 |
三、南斯拉夫工人自治制度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 第94-96页 |
第四节 历史的启示 | 第96-100页 |
第四章 我国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历程 | 第100-120页 |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对农民民主政治权利保障的曲折探索 | 第100-107页 |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对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 | 第100-102页 |
二、苏维埃政权时期对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 | 第102-103页 |
三、抗日根据地政权时期对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 | 第103-105页 |
四、解放区政权时期对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 | 第105-107页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至改革开放之前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状况 | 第107-112页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和巩固基层政权时期(1949年—1954年) | 第107-108页 |
二、乡村基层政权体制初步定型期(1954年—1958年) | 第108-109页 |
三、人民公社"政社合一"时期(1958年—1980年) | 第109-112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轨迹 | 第112-120页 |
一、村民自治的兴起与村民自治权保障制度的初步探索阶段(1980年—1987年) | 第112-113页 |
二、村委会组织法试行与村民自治权保障制度的基本确立阶段(1988年—1998年) | 第113-115页 |
三、村委会组织法正式施行与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全面推进阶段(1998年—2003年) | 第115-117页 |
四、村民自治的全方位扩展与村民自治权保障的深度扩展阶段(2003年至今) | 第117-120页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民自治权保障状况之审视 | 第120-146页 |
第一节 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趋向与典型模式探索 | 第120-131页 |
一、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发展趋向 | 第120-124页 |
二、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典型模式探索 | 第124-131页 |
第二节 村民自治权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透析 | 第131-146页 |
一、村民自治权保障与农村经济发展不足之间的不协调问题及其原因 | 第131-134页 |
二、村民自治权保障过程中"权力与权利"之间的掣肘问题及其原因 | 第134-139页 |
三、村民自治权保障中的"法律与村规民约"之间的冲突问题及其原因 | 第139-142页 |
四、村民自治权保障与宗族势力之间的矛盾问题及其原因 | 第142-146页 |
第六章 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 | 第146-162页 |
第一节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经济条件 | 第146-151页 |
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保障村民自治全面深化的重要条件 | 第146-149页 |
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促进村民自治权实现的重要保证 | 第149-151页 |
第二节 村集体经济发展之典型模式及其村民自治特点 | 第151-158页 |
一、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村民自治特点 | 第152-155页 |
二、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村民自治特点 | 第155-158页 |
第三节 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 第158-162页 |
一、需要处理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政经不分"问题 | 第158-159页 |
二、发挥村民自治机制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的应有作用 | 第159-160页 |
三、建立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 第160-162页 |
第七章 以人为本:村民自治权保障的价值取向 | 第162-178页 |
第一节 以人为本:指明了村民自治权保障的价值目标 | 第162-170页 |
一、以人为本: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宪政价值 | 第162-165页 |
二、以人为本:村民自治权保障的人权价值 | 第165-168页 |
三、以人为本:村民自治权保障的法治价值 | 第168-170页 |
第二节 以人为本:凸显了村民自治权的价值观回归 | 第170-178页 |
一、以人为本:力促村民自治从任务型自治向民主合作型治理转变 | 第171-174页 |
二、以人为本:要求村民自治权保障兼顾民主和民生双重价值目标 | 第174-178页 |
第八章 统筹兼顾:村民自治权保障的方法论 | 第178-196页 |
第一节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之间的衔接与互动 | 第178-183页 |
一、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衔接与互动的现实意义 | 第178-180页 |
二、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衔接与互动的政策建议 | 第180-183页 |
第二节 寻求法律与村规民约之间的和谐图景:共存共生与互补互动 | 第183-189页 |
一、法律与村规民约之间的内在机理分析 | 第183-185页 |
二、法律与村规民约之间的共生与互补 | 第185-189页 |
第三节 实现村级党内民主建设与村民自治权保障之间的良性互动 | 第189-196页 |
一、村级党内民主对村民自治和村民自治权保障起示范和促进作用 | 第189-193页 |
二、村民自治权保障的拓展对党内民主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 第193-196页 |
第九章 全面协调可持续: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基本要求 | 第196-222页 |
第一节 全面发展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基本要求之一 | 第196-206页 |
一、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是村民自治权保障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 第196-201页 |
二、"四个民主"均衡发展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本质要求 | 第201-206页 |
第二节 协调发展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基本要求之二 | 第206-213页 |
一、协调国家"自上而下"推动与农民"自下而上"探索之间的关系 | 第207-209页 |
二、协调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权保障之间的关系 | 第209-213页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是村民自治权保障的基本要求之三 | 第213-222页 |
一、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是村民自治权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 第213-217页 |
二、健全村民自治权的救济机制是村民自治权保障实现可持续的关键环节 | 第217-219页 |
三、逐步完善大学生村官制度是村民自治权保障实现可持续的重要支撑 | 第219-222页 |
结论:村民自治权承载着直接民主的理想 | 第222-2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26-2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234-236页 |
致谢 | 第236-238页 |
个人简历 | 第238-2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