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LM的整形技术在光子晶体光纤放大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飞秒激光脉冲简介 | 第7页 |
·飞秒激光脉冲的发展历史 | 第7-8页 |
·飞秒脉冲整形 | 第8-13页 |
·飞秒激光整形的意义及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飞秒脉冲整形的应用领域 | 第10-12页 |
·飞秒脉冲整形系统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飞秒脉冲整形方式 | 第15-23页 |
·飞秒脉冲整形的理论基础 | 第15页 |
·分类方式 | 第15-23页 |
·被动式技术 | 第16-19页 |
·棱镜对 | 第16-17页 |
·光栅对 | 第17-19页 |
·啁啾镜 | 第19页 |
·主动式技术 | 第19-23页 |
·可变形镜 | 第19-21页 |
·声光可编程色散滤波器 | 第21-22页 |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 第23-39页 |
·SLM 的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线性滤波原理 | 第25-27页 |
·4f 光学系统 | 第27-30页 |
·数学模型 | 第30-32页 |
·S LM 的校准 | 第32-39页 |
·相位标定 | 第32-34页 |
·波长-像素校准 | 第34-35页 |
·S LM 进行脉冲整形的影响因素 | 第35-37页 |
·自动化人机交互程序界面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方波放大系统 | 第39-47页 |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方波放大系统 | 第39页 |
·振荡级,展宽器及预放大级 | 第39-41页 |
·调制部分 | 第41-44页 |
·4f 振幅调制系统 | 第41-42页 |
·方波产生原理——静态相位近似理论 | 第42-43页 |
·方波的产生 | 第43-44页 |
·主放大部分 | 第44-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3-54页 |
已录用论文 | 第53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