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辊式矫正机力能参数计算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概述 | 第9-19页 |
·弹塑性变形及其特点 | 第9-10页 |
·弹性变形的特点 | 第10页 |
·塑性变形的特点 | 第10页 |
·梁的弹塑性弯曲 | 第10-11页 |
·弹塑性理论在矫正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辊式矫正机 | 第12-14页 |
·辊式矫正机的工作原理 | 第12页 |
·辊式矫正机的分类 | 第12页 |
·辊式矫正机的矫正方案 | 第12-13页 |
·辊式矫正机的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辊式矫正机力能参数研究 | 第14-17页 |
·传统的解析法模型 | 第14-15页 |
·“虚拟支点”模型 | 第15-16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来源、内容、意义 | 第17-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来源 | 第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板带辊式矫正机力能参数实验研究 | 第19-30页 |
·测试内容 | 第21页 |
·测试方案 | 第21-22页 |
·扭矩测试方案 | 第21-22页 |
·主电机功率测试方法 | 第22页 |
·主电机转速测试方法 | 第22页 |
·矫正力测试方法 | 第22页 |
·测试系统框图 | 第22页 |
·测试力能参数的计算 | 第22-25页 |
·扭矩标定 | 第22-24页 |
·电机功率计算 | 第24页 |
·电机转速计算 | 第24页 |
·上排矫正辊矫正力计算 | 第24-25页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25-29页 |
·测试信号记录曲线及其特征 | 第25-27页 |
·测试信号数据记录 | 第27-28页 |
·测试数据分析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基于辊心位置的力能参数有限元研究 | 第30-38页 |
·矫正力计算 | 第30-34页 |
·建模、网格划分 | 第31页 |
·确定加载条件并加载 | 第31-33页 |
·(矫正力)计算、后处理 | 第33-34页 |
·矫正扭矩计算 | 第34-35页 |
·矫正功率计算 | 第35-36页 |
·计算实例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拟合变形曲线的力能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 第38-46页 |
·曲线拟合 | 第38-40页 |
·分段曲线方程模拟 | 第39-40页 |
·分段曲线的曲率计算 | 第40页 |
·弯矩与曲率的关系 | 第40-42页 |
·力能参数计算 | 第42-44页 |
·矫正力计算 | 第43页 |
·矫正扭矩计算 | 第43-44页 |
·电机功率计算 | 第44页 |
·计算实例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几种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值对比分析 | 第46-57页 |
·传统理论模型的计算及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 | 第47-49页 |
·矫正力计算 | 第47页 |
·矫正扭矩计算 | 第47-48页 |
·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虚拟支点”模型计算及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 | 第49-51页 |
·矫正力计算 | 第49-50页 |
·矫正扭矩计算 | 第50页 |
·计算结果及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有限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及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曲线拟合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及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几种方法的综合对比分析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7页 |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