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2-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实际调研 | 第13-14页 |
·主要内容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国内外典型监管模式聚类 | 第15-25页 |
·国外典型企业监管模式 | 第15-19页 |
·"HSE"典型企业模式 | 第15-17页 |
·"零思维"典型企业模式 | 第17-18页 |
·国外典型企业模式的对比 | 第18-19页 |
·国内典型企业监管模式 | 第19-24页 |
·常见的企业监管模式 | 第19-20页 |
·典型企业监管模式 | 第20-23页 |
·典型企业模式的对比 | 第23-24页 |
·国内外典型企业模式对比 | 第24-25页 |
3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组织传播基本理论 | 第25-35页 |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安全监管组织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 第25页 |
·组织传播定义 | 第25页 |
·组织传播特点 | 第25页 |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组织传播基本结构 | 第25-29页 |
·组织传播要素 | 第25-26页 |
·组织传播多元化特性 | 第26-29页 |
·组织传播理念及方法的借鉴 | 第29-35页 |
·组织传播监管体系演变 | 第29-30页 |
·组织传播基本模式 | 第30-35页 |
4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组织传播机构保障 | 第35-53页 |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组织传播类型 | 第35-39页 |
·垂直型组织传播网络 | 第35-37页 |
·层次型组织传播网络 | 第37-38页 |
·复合型组织传播网络 | 第38-39页 |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组织传播关系 | 第39-41页 |
·发散传播关系 | 第39页 |
·相互传播关系 | 第39-40页 |
·对应传播关系 | 第40页 |
·团队传播关系 | 第40-41页 |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组织传播网络 | 第41-43页 |
·传播网络 | 第41-42页 |
·传播网络圈 | 第42页 |
·传播系统 | 第42-43页 |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实例分析 | 第43-50页 |
·采油三厂 | 第43-49页 |
·采油四厂 | 第49-50页 |
·推荐组织传播网络 | 第50-53页 |
5 中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安全生产监管保障体系的建立 | 第53-64页 |
·模型建立 | 第53-55页 |
·模型架构 | 第53-54页 |
·目标和原则 | 第54-55页 |
·模型分析 | 第55-57页 |
·安全监管传播圈 | 第55-56页 |
·传播方式 | 第56-57页 |
·传播圈优化 | 第57页 |
·模型优化 | 第57-61页 |
·传播流向 | 第57-58页 |
·传播内容 | 第58页 |
·传播通道 | 第58-61页 |
·采油三厂实例分析 | 第61-64页 |
·对危险点的传播链监管 | 第61页 |
·对设备安全附件周期检定的传播链监管 | 第61-62页 |
·对特殊工种上岗证的传播链监管 | 第62页 |
·对岗位培训的传播链监管 | 第62页 |
·对压力容器周期检定的传播链监管 | 第62-64页 |
6 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